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次 | 第7-9页 |
1 引言 | 第9-11页 |
2 现行法的规定及相关司法实践 | 第11-18页 |
·个人住房贷款的相关法律制度 | 第11-13页 |
·个人住房贷款的流程 | 第11页 |
·个人住房贷款涉及的法律关系 | 第11-13页 |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出台前的司法实践 | 第13-14页 |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的规定及存在的问题 | 第14-18页 |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的规定 | 第14-16页 |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存在的问题 | 第16-18页 |
3 夫妻一方婚前贷款所购房产的归属 | 第18-26页 |
·对《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的“所得”的理解 | 第18-20页 |
·夫妻一方婚前贷款所购房产共有权的取得与登记的关系 | 第20-22页 |
·物权变动理论及我国现行法的规定 | 第20-21页 |
·夫妻一方婚前贷款所购房产的物权变动 | 第21-22页 |
·兼顾资金来源标准 | 第22-24页 |
·夫妻一方婚前贷款所购房产归属的判断标准 | 第24-26页 |
4 夫妻一方婚前贷款所购房产增值收益的归属 | 第26-32页 |
·夫妻一方婚前贷款所购房产增值的类型及其性质 | 第26-27页 |
·附合行为导致的增值的归属 | 第27-28页 |
·自然增值的归属 | 第28-32页 |
·现行法的规定 | 第28-29页 |
·对现行法规定的检讨 | 第29页 |
·可供借鉴的域外经验 | 第29-30页 |
·自然增值归属的判断标准 | 第30-32页 |
5 贷款债务的性质及其承担 | 第32-35页 |
·我国现行的夫妻债务制度 | 第32-33页 |
·夫妻债务的判断标准 | 第33页 |
·夫妻财产补偿规则 | 第33-35页 |
6 离婚时夫妻一方婚前贷款所购房产的分割 | 第35-40页 |
·分割的原则 | 第35-37页 |
·男女平等原则 | 第35-36页 |
·照顾女方和子女利益的原则 | 第36页 |
·有利于生产和生活的原则 | 第36页 |
·照顾无过错方原则 | 第36-37页 |
·分割的方法 | 第37页 |
·夫妻一方婚前贷款所购房产的分割 | 第37-40页 |
·房产为一方个人财产时的分割 | 第37-38页 |
·房产为夫妻共同财产时的分割 | 第38-39页 |
·尚未取得所有权的房产的分割 | 第39-40页 |
7 结语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作者简历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