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前言 | 第10-17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 ·产权及其产权制度的研究 | 第11-12页 |
| ·对产权的经济分析 | 第12-13页 |
| ·对产权结构的理解 | 第13-14页 |
| ·文献评述 | 第14页 |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第14-16页 |
| ·技术路线 | 第16页 |
| ·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16-17页 |
| 2 相关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 第17-22页 |
| ·制度 | 第17-19页 |
| ·制度环境与制度安排 | 第17-18页 |
| ·农地产权制度及其制度环境 | 第18-19页 |
| ·农地产权制度理论基础——巴泽尔的产权经济学 | 第19-21页 |
| ·巴泽尔的产权经济学 | 第19-20页 |
| ·巴泽尔产权理论的局限性 | 第20-21页 |
| ·巴泽尔理论的贡献对我国的启示 | 第21页 |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1-22页 |
| ·农地 | 第21-22页 |
| ·农地的产权结构 | 第22页 |
| 3 基于巴泽尔理论的产权结构现状分析及实证研究 | 第22-33页 |
| ·现阶段的农地产权制度 | 第22-23页 |
| ·巴泽尔的分析维度:产权的经济分析 | 第23-27页 |
| ·本文的分析维度及其前提设定 | 第24页 |
| ·产权模型 | 第24-25页 |
| ·理论假说:我国目前的产权结构 | 第25-27页 |
| ·理论假说的检验 | 第27-31页 |
| ·检验方法——信度检验和效度检验 | 第27-28页 |
| ·调查区域概况 | 第28-29页 |
| ·分析过程及其结果 | 第29-31页 |
| ·公共领域的经济学分析 | 第31-32页 |
| ·小结 | 第32-33页 |
| 4 基于巴泽尔理论的农地产权结构的优化 | 第33-39页 |
| ·农地产权的完全性和完整性 | 第33-34页 |
| ·产权完全性和完整性与公共领域的关系 | 第34页 |
| ·公共领域对产权完全性和完整性影响研究-以农地流转权完全性为例 | 第34-38页 |
| ·农地流转权完全性的Logistic模型分析 | 第35页 |
| ·Logistic回归二分类因变量分析的理论依据 | 第35-36页 |
| ·变量定义 | 第36页 |
| ·模型估计结果 | 第36-38页 |
|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第38页 |
| ·小结 | 第38-39页 |
| 5 农地产权结构优化的制度环境分析 | 第39-44页 |
| ·现行的农地产权制度的制度环境 | 第39-41页 |
| ·土地市场 | 第39-40页 |
| ·土地规划体系 | 第40页 |
| ·土地的行政体系 | 第40-41页 |
| ·土地法律保障体系 | 第41页 |
| ·影响制度环境的因素 | 第41-42页 |
| ·技术的进步 | 第41页 |
| ·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变动 | 第41-42页 |
| ·市场规模的变动 | 第42页 |
| ·意识形态的变化 | 第42页 |
| ·制度环境与公共领域:一个理论模型 | 第42-43页 |
| ·制度环境的变化-外部利润-产权需求 | 第43-44页 |
| ·小结 | 第44页 |
| 6 研究结论和展望 | 第44-48页 |
| ·研究结论 | 第44-45页 |
| ·完善农地产权制度的政策建议 | 第45-47页 |
| ·进一步健全农地产权法制体系 | 第45页 |
| ·培育现代农地产权制度中的农民组织 | 第45-46页 |
| ·加快农地市场体系建设 | 第46页 |
| ·建立健全与农地产权制度相配套的其他保障制度 | 第46-47页 |
| ·展望与不足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学术活动与成果 | 第51-52页 |
| 附录 | 第52-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