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6页 |
·超支化聚合物与超支化聚酯 | 第11页 |
·超支化聚合物的性能 | 第11-13页 |
·低粘度 | 第12页 |
·高活性 | 第12页 |
·庞大的空间位阻 | 第12页 |
·良好的溶解性 | 第12页 |
·成膜性 | 第12页 |
·单分子胶束 | 第12-13页 |
·流动性 | 第13页 |
·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 | 第13-20页 |
·一步缩聚法 | 第13-14页 |
·活性聚合 | 第14-17页 |
·自缩合开环聚合 | 第17页 |
·离子聚合 | 第17-18页 |
·高选择性化学反应 | 第18页 |
·超支化聚合物合成中的新方法 | 第18-20页 |
·超支化聚合物的改性 | 第20页 |
·超支化聚合物的表征 | 第20-22页 |
·支化度 | 第20-21页 |
·分子量及分布 | 第21-22页 |
·其他参数 | 第22页 |
·超支化聚合物的应用 | 第22-23页 |
·涤纶碱减量 | 第23页 |
·微波法在化学合成中的应用 | 第23-25页 |
·本课题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6-32页 |
·试剂 | 第26页 |
·仪器 | 第26页 |
·实验方法 | 第26-32页 |
·超支化聚酯的合成 | 第26-27页 |
·超支化聚酯的表征 | 第27-28页 |
·超支化聚酯的改性 | 第28-29页 |
·超支化聚酯季铵盐的性能测试 | 第29-31页 |
·碱减量处理工艺 | 第31页 |
·碱减量效果测试方法 | 第31-32页 |
第三章 超支化聚酯的合成与表征 | 第32-43页 |
·产物结构的确定 | 第32-34页 |
·单体空间位阻的影响 | 第34-36页 |
·催化剂的影响 | 第36-39页 |
·不同类型催化剂的影响 | 第36-37页 |
·催化剂用量对羧基转化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催化剂用量对产物支化程度的影响 | 第38-39页 |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39-42页 |
·反应时间对羧基转化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反应时间对产物羟值的影响 | 第40-41页 |
·反应时间对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 | 第41-42页 |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42-43页 |
第四章 超支化聚酯的季铵化改性 | 第43-51页 |
·超支化聚酯的季铵化改性 | 第43-47页 |
·十六烷基环氧丙基二甲基氯化铵EDAC16的合成 | 第43-45页 |
·超支化聚酯季铵盐的合成 | 第45-47页 |
·微波辅助在超支化聚酯季铵盐合成中的应用 | 第47-48页 |
·PMDPA和EDAC16的比例对产物结构的影响 | 第48-51页 |
第五章 超支化聚酯季铵盐在涤纶碱减量中的应用 | 第51-57页 |
·氢氧化钠用量的影响 | 第51-52页 |
·QHPE用量的影响 | 第52-53页 |
·温度的影响 | 第53-54页 |
·处理时间的影响 | 第54页 |
·单体比例对超支化聚酯季铵盐碱减量效果的影响 | 第54-55页 |
·超支化聚酯季铵盐QHPE和HTAB的处理效果比较 | 第55-56页 |
·常规方法和微波法合成的超支化聚酯季铵盐碱减量效果比较 | 第56-57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