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佛山分行信贷风险管理发展及现状 | 第11-19页 |
·佛山分行概况 | 第11页 |
·2002 年以前,以传统银行业务为主 | 第11-12页 |
·2002 年到 2008 年,以货押业务为代表的贸易融资大发展 | 第12-14页 |
·2008 年至今佛山分行风险管理复杂化 | 第14-19页 |
·信贷业务回归传统 | 第15-16页 |
·近期资产质量情况 | 第16-19页 |
第二章 佛山分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分析 | 第19-30页 |
·信贷组合 | 第19-22页 |
·异地贷款占比较高 | 第19-20页 |
·贷款主体的行业组合 | 第20-21页 |
·担保组合方面 | 第21-22页 |
·信贷政策 | 第22-23页 |
·信贷实务操作 | 第23-30页 |
·财务报表真实性 | 第23-25页 |
·超限额发放贷款 | 第25页 |
·贷款用途审查不严 | 第25-26页 |
·贷后检查和监控流于形式 | 第26-27页 |
·贷款审批人员培养机制欠缺 | 第27-28页 |
·贷款风险化解经验不足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国内主要信贷风险管理规定 | 第30-35页 |
·贷款通则(中国人民银行 1996 版) | 第30-31页 |
·借款人义务和贷款人的职责 | 第30-31页 |
·贷款程序 | 第31页 |
·总结 | 第31页 |
·三法一指引(银监会 2009 年) | 第31-34页 |
·测算营运资金 | 第32页 |
·“受托支付” | 第32-33页 |
·法律责任 | 第33-34页 |
·总的要求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国外(美国)银行信贷风险实务 | 第35-40页 |
·信贷组合的考虑因素 | 第35-36页 |
·制定贷款政策 | 第36页 |
·关于信贷政策的补充说明 | 第36-37页 |
·贷款审查委员会 | 第36-37页 |
·信贷政策的例外 | 第37页 |
·信贷分析 | 第37页 |
·信用风险 6C 分析 | 第37-39页 |
·贷款的担保和抵押 | 第39页 |
·贷款的安全总结 | 第39-40页 |
第五章 商业银行竞争与信贷风险发展 | 第40-53页 |
·2012 年以长三角为代表的银行信贷危机 | 第40-42页 |
·民营经济的发展和 90 年代末期到 2002 年的银行体系变化 | 第42-43页 |
·2002 年前后,信贷风险的几件典型案例 | 第43-44页 |
·2002 年以后的银行竞争白热化 | 第44-45页 |
·近 10 年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情况 | 第45-47页 |
·信贷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 | 第47-51页 |
·经济增长下滑与信贷结构共同影响的结果 | 第47-49页 |
·资金挪用风险 | 第49页 |
·虚假财务报表 | 第49页 |
·垒大户的风险 | 第49页 |
·企业行为约束的缺失 | 第49-50页 |
·经营风险 | 第50页 |
·外部市场竞争压力影响内部信贷风险控制 | 第50-51页 |
·国内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展望 | 第51-53页 |
第六章 佛山分行信贷风险管理改革方案及措施 | 第53-63页 |
·转变经营理念,回归信贷风险管理的独立性 | 第53-54页 |
·紧贴区域经济,制定信贷政策和组合目标 | 第54-57页 |
·建立信贷从业资格分级管理制度 | 第57页 |
·取得真实的财务报表等贷款资料 | 第57-59页 |
·完善分行信贷管理团队培养 | 第59-61页 |
·完善贷款审批流程 | 第61页 |
·实施有效的贷后监测 | 第61-63页 |
第七章 总结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