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艺术论文--建筑艺术与其他艺术和科学的关系论文--与绘画的关系论文

潮州传统建筑木构彩画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53页
   ·研究潮州彩画的基础第14-16页
     ·研究缘起第14页
     ·潮州民间彩画现状第14-16页
     ·因潮州建筑彩画的现状而触发的研究目标第16页
   ·潮州彩画研究的理论体系第16-22页
     ·中国地区传统建筑木构彩画的理论架构第16-18页
     ·将潮州木构彩画作为一个完整的建筑文化体系的论点第18-20页
     ·研究潮州木构彩画的学术价值和创新点第20-22页
   ·我国及国际现时对建筑彩画的理论概述第22-35页
     ·人类文明建筑画像理念宏观第22-29页
     ·人类文明色彩意念及应用于建筑宏观第29-34页
     ·以客观科学性系统将建筑彩色画像图纹分类第34-35页
   ·中国传统建筑彩画及相关问题的研究状况第35-53页
     ·研究中国传统建筑彩画的困难第35-38页
     ·国内对彩画历史及彩画文化研究的现状第38-42页
     ·国内对地域性民居建筑的研究现状第42-43页
     ·国内对油饰工艺及相关传统建筑工艺研究的现状第43-48页
     ·我国地域文化的理论及概念基础第48-53页
第二章 研究范围及名词概念第53-128页
   ·“彩画”的概念第53-70页
     ·判断 “彩画” 概念及内涵的基本原则第53-54页
     ·宋代营造法式对彩画制度范围的界定第54-57页
     ·明代典籍里建筑彩画的定义与明代官式制度第57-58页
     ·对比清代《工程则例》里彩画的范围及现存地域建筑行业分工第58-65页
     ·总结官式制度法则与地域建筑行业分工的差异第65-67页
     ·总结中国建筑彩色画像的分类以及为潮州彩画划出范围第67-70页
   ·界定本文 “传统建筑” 一词的概念第70-75页
     ·为何要首先界定古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分野第70-71页
     ·古建筑及相近名词的定义第71页
     ·文物建筑的定义第71-72页
     ·历史建筑的定义第72-73页
     ·传统建筑的定义第73-74页
     ·结论:本文采用“传统建筑”为题的理据第74-75页
   ·以潮州彩画作为研究对象的界定第75-128页
     ·界定本文的时间、地域及社群的原则第75-78页
     ·潮州彩画的历史时段的限定第78-85页
     ·潮州彩画的地理覆盖限定第85-105页
     ·潮州民系的特性及名称与其具备特色彩画第105-111页
     ·闽粤海洋文化及对潮州文化及建筑彩画的影响第111-128页
第三章 潮州传统木构架彩画之艺术特征第128-349页
   ·潮州彩画艺术之理论及研究范围第128-166页
     ·潮州彩画名词名词解释第128-134页
     ·潮州彩画亚区域特征第134-138页
     ·潮州彩画时代特征第138-152页
     ·潮州彩画的八卦设计理论分析第152-164页
     ·潮州彩画与所属建筑功能的关系概论第164-166页
   ·潮州民居木构彩画第166-184页
     ·以民居彩画作为潮州彩画研究的第一类之原因第166-167页
     ·潮州民居木构彩画总观第167-168页
     ·潮州下山虎民居彩画的脊檩及子孙梁空间布置规律第168-169页
     ·潮州四点金民居彩画的脊檩及子孙梁空间布置规律第169-173页
     ·潮州三座落民居彩画的脊檩及子孙梁空间布置规律第173-175页
     ·潮州驷马拖车民居彩画的脊檩及子孙梁空间布置规律第175-179页
     ·潮州寨及其彩画的特征第179页
     ·总结潮州民居彩画的特征第179-184页
   ·潮州祠堂木构彩画第184-229页
     ·潮州祠堂总观第184-187页
     ·不同建筑形制祠堂彩画布置规律第187-226页
     ·潮州祠堂彩画特征总结第226-229页
     ·潮州宫庙木构彩画第229-283页
     ·潮州民间信仰与地区宫庙彩画的关系第229-233页
     ·民间宫庙的第一类:村庙第233-236页
     ·民间宫庙的第二类:两脊檩香火庙第236-238页
     ·民间宫庙的第三类:三座落阴之古庙第238-243页
     ·民间宫庙的第四类:祠堂平面布局之祠庙第243-249页
     ·潮州官式庙宇总论第249-252页
     ·潮州文庙及其彩画第252-265页
     ·潮州地域城隍庙及其彩画第265-280页
     ·本节小结:潮州宫庙彩画的特征总论第280-283页
   ·潮州佛寺木构架彩画第283-314页
     ·潮州民间佛教信仰与地区佛寺建筑总论第283-285页
     ·第一类潮州佛寺:官式伽蓝制佛寺及其彩画第285-295页
     ·第二类潮州佛寺:民间佛庙或三宝殿及其彩画第295-314页
   ·构成潮州传统木构彩画艺术之主要元素第314-348页
     ·潮州彩画整体空间排列规律第314-316页
     ·潮州木构架彩画与建筑空间之关系第316-318页
     ·潮州彩画色彩特征第318-320页
     ·潮州彩画构图分析第320-333页
     ·潮州彩画图纹分析第333-340页
     ·潮州彩画与官式彩画及江南彩画之对比第340-345页
     ·闽南彩画与潮州彩画之对比第345-348页
   ·本章小结第348-349页
第四章 潮州木构彩画之工艺特色第349-404页
   ·潮州杉木技术第349-356页
     ·研究杉木材质的原因第349页
     ·杉木历史沿革及潮州杉木来源的研究第349-352页
     ·杉木特性与潮州建筑用杉木的质量分析第352-354页
     ·杉木的原木处理分析第354-356页
   ·潮州传统建筑桐油画工艺第356-378页
     ·研究潮州桐油工艺的缘由及背景资料:第356-358页
     ·潮州传统建筑桐油业现况第358-359页
     ·潮州传统建筑桐油工艺材料第359-364页
     ·桐油基层工艺研究第364-368页
     ·桐油画面层工艺研究第368-376页
     ·桐油工艺工具研究第376-377页
     ·现存潮州桐油画文物破坏原因分析第377-378页
   ·潮州传统建筑推漆画工艺第378-401页
     ·研究潮州漆艺的缘由及背景资料第378-381页
     ·潮州传统建筑漆业现况第381-384页
     ·漆艺材料研究第384-388页
     ·漆艺基层工艺研究第388-391页
     ·漆艺面饰层工艺研究第391-397页
     ·大漆工具研究第397-398页
     ·潮州漆文物保护技术第398-400页
     ·漆艺小结第400-401页
   ·潮州木构彩画工艺总结第401-404页
     ·潮州彩画工艺相信沿自古老传统第402页
     ·潮州彩画工艺配合实际运作制度及施工情况第402页
     ·潮州彩画工艺有足够灵活性在现代市场持续发展第402-404页
第五章 潮州彩画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第404-485页
   ·潮州彩画的文化遗产价值第404-412页
     ·潮州彩画作为文化资源的地位第404-405页
     ·对于保护中国建筑和中国彩画的有关学术理论及国际宪章第405-408页
     ·以文化价值及文化重要性主导保护文化遗产的原则第408-411页
     ·潮州彩画的文化重要性宣言第411-412页
   ·潮州彩画作为建筑文物资源的保护第412-450页
     ·国际保护历史建筑原则的缘起及几份重要的普及宪章第412-417页
     ·国际保护意念的真实性原则及在保护中国彩画的应用第417-422页
     ·对中国彩画保持原状的适当手法第422-440页
     ·现在我国修复建筑木构彩画的手法第440-450页
   ·潮州彩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第450-460页
     ·将中国地域民间彩画作为非物质遗产而保护的原理第450-455页
     ·对潮州彩画非物质遗产适合的保护手法第455-460页
   ·潮州彩画的诠释及可持续文化发展第460-485页
     ·潮州彩画的展陈及诠释第460-470页
     ·潮州彩画的可持续发展第470-477页
     ·简述因传统中国彩画意念而创作的近代建筑装饰第477-483页
     ·总结潮州彩画的诠释及可持续文化发展第483-485页
第六章 结论第485-491页
   ·总结潮州传统木构彩画的几项重点第485页
   ·潮州彩画是保留远古遗风的珍贵传统痕迹第485-486页
   ·潮州彩画主要是建基于潮州的生活环境、社群观念和传统习俗第486-487页
   ·潮州民间彩画的特点是民间文化第487-489页
   ·潮州彩画是活着的传统而非僵化的遗迹第489-491页
后记第491-492页
参考文献第492-504页
图片来源第504-50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09-511页
致谢第511-512页
Ⅳ-2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第512页

论文共51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近代广东四邑侨乡的城镇发展与形态研究
下一篇:区域供冷系统节能优化运行与控制方法研究及系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