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目录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5页 |
·全民休闲旅游时代背景下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需求 | 第12-13页 |
·科技进步视角下的旅游公共信息供给途径变革 | 第13-14页 |
·生态文明导向的旅游公共信息供给方式转型 | 第14-15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问题与启示 | 第17-18页 |
·研究方案设计 | 第18-21页 |
·研究目标 | 第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8-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1-31页 |
·行政学相关理论 | 第21-24页 |
·公共行政理论 | 第21-22页 |
·新公共新政理论 | 第22页 |
·公共选择理论 | 第22-24页 |
·经济学相关理论 | 第24-27页 |
·福利经济学理论 | 第24-25页 |
·信息经济学理论 | 第25页 |
·制度经济学理论 | 第25-27页 |
·地理学相关理论 | 第27-31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7-28页 |
·生态城市理论 | 第28-29页 |
·低碳旅游理论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大都市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供给模式 | 第31-44页 |
·动力机制 | 第31-34页 |
·满足全民休闲旅游时代产生的新需求 | 第31-32页 |
·实现旅游及其相关产业融合的新发展 | 第32-33页 |
·服务大都市旅游发展方式转型的新诉求 | 第33-34页 |
·供给原则 | 第34-38页 |
·核心价值的民生导向原则 | 第34-35页 |
·供给方式的产业融合原则 | 第35-36页 |
·供给维系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36-38页 |
·大都市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典型模式 | 第38-44页 |
·基于人性关怀的多主体整合供给模式:纽约模式 | 第38-40页 |
·基于高科技手段的多产业融合供给模式:新加坡模式 | 第40-41页 |
·基于生态文明的多途径平台供给模式:香港模式 | 第41-42页 |
·大都市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战略共同点 | 第42-44页 |
第四章 上海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供给模式的创新 | 第44-62页 |
·上海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供给现状与评估 | 第44-54页 |
·上海都市旅游公共服务发展背景 | 第44页 |
·上海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供给格局 | 第44-46页 |
·上海旅游公共服务现状评估 | 第46-54页 |
·上海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供给的不确定因素 | 第54-57页 |
·对旅游民生价值的认识有待于提升 | 第54-55页 |
·旅游信息服务的产业融合度有待提高 | 第55-56页 |
·旅游公共服务协调机制有待构建 | 第56-57页 |
·上海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创新思路 | 第57-62页 |
·探索多元供给模式,创新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供给机制 | 第57-58页 |
·把握建设智慧城市契机,打造旅游公共网络信息服务高地 | 第58-59页 |
·转变供给方式,搭建旅游信息服务供给的合作平台 | 第59-62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62-64页 |
·主要结论 | 第62-63页 |
·研究局限 | 第63页 |
·进一步研究方向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附录1 | 第67-75页 |
附录2 | 第75-77页 |
附录3 | 第77-78页 |
后记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