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单位符号缩写 | 第11-13页 |
引言 | 第13-15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5-41页 |
1 鸡的消化道微生态 | 第15-17页 |
·鸡消化道微生物区系的形成 | 第15-16页 |
·消化道正常微生物菌群与鸡健康及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关系 | 第16-17页 |
2 微生态制剂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微生态制剂的分类、概念及作用机理 | 第17-19页 |
·微生态制剂在禽类生产中的作用效果 | 第19-21页 |
·微生态制剂展望 | 第21页 |
3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研究进展 | 第21-26页 |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应用及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特点及分类 | 第22页 |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作用机理和效果 | 第22-23页 |
·中草药对消化道微生物的影响 | 第23-24页 |
·陈皮研究进展 | 第24-26页 |
4 微生物中草药复合益生元研究进展 | 第26-29页 |
·微生物中草药复合益生元的概念 | 第26页 |
·微生物中草药复合益生元的理论基础 | 第26-27页 |
·微生物中草药复合益生元的独特优势 | 第27-28页 |
·微生物中草药复合益生元前景展望 | 第28-29页 |
5 抗氧化研究进展 | 第29-32页 |
·机体自由基的产生及影响 | 第29页 |
·机体抗氧化系统 | 第29-30页 |
·陈皮与乳酸菌的抗氧化功能 | 第30-32页 |
·抗氧化研究展望 | 第32页 |
6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41页 |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 第41-85页 |
试验一 陈皮粗提液对鸡源乳酸菌体外发酵的影响研究 | 第41-51页 |
摘要 | 第41-4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3页 |
·试验材料 | 第42页 |
·试验方法 | 第42-43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4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3-45页 |
·三株菌各在三种陈皮粗提液添加水平下相应时间点活菌数的比较 | 第43页 |
·三株菌各在三种陈皮粗提液添加水平下相应时间点发酵液pH值的比较 | 第43-45页 |
·三株菌在三种陈皮粗提液添加水平下相应时间点发酵液中乳酸浓度的比较 | 第45-46页 |
3 讨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ABSTRACT | 第49-51页 |
试验二 陈皮单独及与乳酸菌共同饲喂对AA肉鸡生长性能影响 | 第51-61页 |
摘要 | 第51-52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52-54页 |
·试验材料 | 第52-53页 |
·试验方法 | 第53-54页 |
·数据分析 | 第5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4-57页 |
·陈皮单独及与乳酸菌共同饲喂对肉鸡均重与日增重的影响 | 第54-56页 |
·陈皮单独及与乳酸菌共同饲喂对肉鸡料重比的影响 | 第56-57页 |
3 讨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ABSTRACT | 第60-61页 |
试验三 陈皮单独及与乳酸菌共同饲喂对AA肉鸡回盲肠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 第61-69页 |
摘要 | 第61-62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62-63页 |
·试验材料 | 第62页 |
·试验方法 | 第62-63页 |
·数据分析 | 第6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3-65页 |
·陈皮单独及与乳酸菌共同饲喂对肉鸡回盲肠乳酸菌和肠杆菌数量的影响 | 第63-64页 |
·陈皮单独及与乳酸菌共同饲喂对肉鸡回盲肠乳酸菌与肠杆菌数量比值影响 | 第64-65页 |
3 讨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ABSTRACT | 第68-69页 |
试验四 陈皮单独及与乳酸菌共同饲喂对AA肉鸡血清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研究 | 第69-85页 |
摘要 | 第69-70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70-74页 |
·试验材料 | 第70-71页 |
·试验方法 | 第71-73页 |
·数据分析 | 第73-74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4-76页 |
·陈皮单独及与乳酸菌共同饲喂对AA肉鸡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74页 |
·陈皮单独及与乳酸菌共同饲喂对AA肉鸡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影响 | 第74-75页 |
·陈皮单独及与乳酸菌共同饲喂对AA肉鸡血清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75-76页 |
·陈皮单独及与乳酸菌共同饲喂对AA肉鸡血清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第76页 |
3 讨论 | 第76-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ABSTRACT | 第83-85页 |
全文结论 | 第85-87页 |
附录 | 第87-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