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序言 | 第7-8页 |
一、涉罪外来人员管护教育制度概述 | 第8-14页 |
(一) 涉罪外来人员管护教育制度的涵义及特征 | 第8-10页 |
(二) 涉罪外来人员管护教育的基本背景及试点情况 | 第10-14页 |
二、涉罪外来人员管护教育制度的基本价值 | 第14-16页 |
(一) 有效解决了羁押替代措施偏少的弊端 | 第14页 |
(二) 落实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 第14页 |
(三) 极大节约了司法资源 | 第14页 |
(四) 促进了社会矛盾化解,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 第14-15页 |
(五) 能够达到教育与改造双结合的目的 | 第15页 |
(六) 充分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精神 | 第15-16页 |
三、建立涉罪外来人员管护教育制度的可行性 | 第16-18页 |
(一) 与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具体规定并行不悖 | 第16页 |
(二) 管护教育在实践中已经形成一套成熟的实施模式 | 第16页 |
(三) 管护教育制度的构想得到了司法界、学术界的一致肯定 | 第16-18页 |
四、涉罪外来人员管护教育制度的具体构建 | 第18-34页 |
(一) 管护教育的实施程序建议 | 第18-21页 |
(二) 管护教育基地的建设建议 | 第21-27页 |
(三) 涉罪外来人员应否被强制参加工作、进行劳动 | 第27-28页 |
(四) 涉罪外来人员参加工作、进行劳动时的劳动报酬权 | 第28-30页 |
(五) 涉罪外来人员参加劳动致伤、致残或者死亡的定性及对策 | 第30-32页 |
(六) 管护教育制度是否适用本地犯罪嫌疑人 | 第32-33页 |
(七) 其他建议 | 第33-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