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1页 |
·研究的意义与必要性 | 第11-12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第12-15页 |
·有关应急物流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 第12-13页 |
·有关区域应急物流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 第13-14页 |
·有关城市应急物流与应急决策系统设计的研究 | 第14-15页 |
·论文研究关键问题和研究目标 | 第15-16页 |
·研究的关键问题 | 第15页 |
·研究的目标 | 第15-16页 |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6-17页 |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城市应急物流与应急决策系统设计分析 | 第18-24页 |
·城市应急物流与普通物流之间异同点 | 第18页 |
·城市应急物流管理理论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 第18页 |
·城市应急物流与应急决策系统调研规划 | 第18-24页 |
·调研目标与任务 | 第18-19页 |
·调研前甲乙双方需要作的准备工作 | 第19页 |
·现场调研任务及目标 | 第19-21页 |
·调研提纲 | 第21页 |
·调研结果报告 | 第21-24页 |
·茂名市应急委员会及应急办筹备情况 | 第21-22页 |
·平台建设总体的要求与目标 | 第22页 |
·各个职能部门信息系统建设情况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城市应急物流与应急决策系统设计的模式研究 | 第24-29页 |
·需求分析模型 | 第24页 |
·设计原则 | 第24-26页 |
·设计思路 | 第26-27页 |
·设计的特色 | 第27-28页 |
·架构原则 | 第28-29页 |
·模块化的系统结构 | 第28页 |
·面向服务的整体架构(SOA) | 第28页 |
·松耦合的设计机制 | 第28页 |
·基于中间件的建设架构 | 第28-29页 |
第四章 城市应急物流与应急决策系统的设计 | 第29-62页 |
·城市应急物流与应急决策系统的技术架构设计 | 第29-50页 |
·网络通信层 | 第29-30页 |
1)网络通信资源交互子层 | 第29-30页 |
2) 网络通信整合子层 | 第30页 |
·资源层 | 第30页 |
1) 信息资源子层 | 第30页 |
2) 信息资源整合子层 | 第30页 |
·业务层 | 第30-31页 |
1) 业务协同子层 | 第30页 |
2) 业务应用子层 | 第30-31页 |
·发布层 | 第31页 |
·决策层 | 第31页 |
·标准规范和管理体系 | 第31页 |
·信息安全体系 | 第31页 |
·业务体系建设任务 | 第31-33页 |
1)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 第31-32页 |
2) 业务规程建设 | 第32页 |
3) 配套制度建设 | 第32-33页 |
·技术平台总体建设任务 | 第33-47页 |
1) 互操作接口规范体系 | 第33页 |
2) 指挥中心 | 第33-41页 |
3) 公共基础平台 | 第41页 |
4) 业务协同平台 | 第41-42页 |
5) 应急专网 | 第42-46页 |
6) 公共资源 | 第46-47页 |
7) 业务应用系统 | 第47页 |
·软件架构 | 第47-50页 |
1) 架构设计思想 | 第47-49页 |
2) 软件总体架构 | 第49-50页 |
·城市应急物流与应急决策系统管理与调度架构设计 | 第50-54页 |
·一套规范 | 第50-51页 |
·两类业务 | 第51页 |
·三大平台 | 第51-52页 |
·四个中心 | 第52-53页 |
·五个跨部门示范应用 | 第53页 |
·六个领导小组 | 第53-54页 |
·城市应急物流与应急决策系统运营管理模式分析 | 第54-55页 |
·以人为本 | 第54页 |
·以防为主 | 第54-55页 |
·分级管理 | 第55页 |
·平战结合 | 第55页 |
·城市应急物流与应急决策系统和便民服务系统关系的研究 | 第55-62页 |
·节点设置 | 第56页 |
·系统功能 | 第56-61页 |
1) 涉及政府职能部门事件的受理 | 第57-59页 |
2) 综合协调 | 第59-60页 |
3) 信访座席的受理与处理 | 第60-61页 |
4) 远程座席 | 第61页 |
·与其它子平台的关联 | 第61页 |
·信息存储及更新 | 第61-62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