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杆菌介导HAK和PSY基因的玉米遗传转化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7-24页 |
·高亲和钾离子转运体 | 第7-12页 |
·我国土壤现状及钾肥资源状况 | 第7-8页 |
·植物钾离子转运蛋白研究 | 第8页 |
·植物钾离子转运机制 | 第8-9页 |
·高亲和钾离子转运体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植物耐盐机理 | 第11-12页 |
·植物类胡萝卜素 | 第12-17页 |
·植物类胡萝卜素结构与功能简介 | 第12-13页 |
·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 | 第13-17页 |
·玉米转基因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玉米遗传转化方法 | 第17-20页 |
·玉米转化受体材料的选择 | 第20-21页 |
·研究的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 | 第21-24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1-22页 |
·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农杆菌介导HAK基因转化玉米幼胚的研究 | 第24-46页 |
·实验材料 | 第24-26页 |
·植物材料 | 第24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24页 |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24-25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5-26页 |
·培养基配方 | 第26页 |
·实验方法 | 第26-33页 |
·玉米胚性愈伤组织诱导体系的优化 | 第26-27页 |
·农杆菌介导的玉米愈伤组织转化体系的优化 | 第27-28页 |
·转化植株的分子检测 | 第28-31页 |
·转基因植株除草剂抗性实验 | 第31页 |
·转基因植株的耐盐生理指标检测 | 第31-3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3-43页 |
·玉米胚型愈伤组织诱导体系的建立 | 第33-36页 |
·农杆菌介导的玉米愈伤组织转化体系的建立 | 第36-38页 |
·转基因植株的分子检测 | 第38-40页 |
·转基因植株除草剂抗性实验 | 第40页 |
·转基因植株的耐盐生理指标检测 | 第40-43页 |
·讨论 | 第43-46页 |
·转化受体的选择 | 第43页 |
·组织培养中的褐化问题 | 第43-44页 |
·影响转化效率的因素 | 第44页 |
·培养基对转化的影响 | 第44-45页 |
·筛选方式 | 第45页 |
·盐胁迫下生理指标的测量 | 第45-46页 |
第三章 农杆菌侵染玉米茎尖导入PSY基因的研究 | 第46-56页 |
·实验材料 | 第46-47页 |
·植物材料 | 第46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46页 |
·培养基配方 | 第46-47页 |
·实验方法 | 第47-50页 |
·除草剂筛选浓度的确定 | 第47页 |
·农杆菌侵染玉米茎尖转化体系的优化 | 第47页 |
·转化苗的分子检测 | 第47-49页 |
·转基因玉米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检测 | 第49-5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0-54页 |
·除草剂筛选浓度的确定 | 第50页 |
·农杆菌侵染玉米茎尖转化体系的建立 | 第50-52页 |
·抗性苗的分子检测 | 第52-53页 |
·转基因植株的 HPLC 检测 | 第53-54页 |
·讨论 | 第54-56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