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草根群体网络参政背景下政府管理转型探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1页
Contents第11-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9页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5-17页
     ·选题的背景第15-16页
     ·研究意义第16-17页
   ·研究文献综述第17-20页
     ·国外研究的文献综述第17-18页
     ·国内研究的文献综述第18-20页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0-22页
     ·研究思路第20-22页
     ·研究方法第22页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与难点第22-23页
     ·研究可能的创新点第22页
     ·研究的难点第22-23页
   ·相关概念的内涵界定及相关理论第23-29页
     ·草根群体的定义第23-25页
     ·网络参政的含义第25-27页
     ·治理理论第27-29页
第二章 草根群体网络参政的现状第29-43页
   ·草根群体网络参政的兴起第29-31页
   ·草根群体网络参政的背景第31-33页
     ·草根群体网络参政的技术背景第31-32页
     ·草根群体网络参政的政治背景第32页
     ·草根群体网络参政的社会背景第32-33页
   ·草根群体网络参政的原因第33-36页
     ·草根群体自身民主意识的增强第33-34页
     ·传统的政治参与方式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第34-35页
     ·现实中政府施政行为不透明第35页
     ·当前政府管理过程中回应能力不足第35-36页
   ·草根群体网络参政的特征第36-39页
     ·平等性第36页
     ·群体性第36-37页
     ·高效性第37页
     ·互动性第37-38页
     ·现实联动性第38-39页
   ·草根群体网络参政的形式第39-43页
     ·网络论坛和社区参政第39-40页
     ·博客参政第40-41页
     ·微博参政第41-42页
     ·与官员在线交流第42-43页
第三章 草根群体网络参政背景下政府管理转型的必要性第43-55页
   ·草根群体网络参政对政府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43-49页
     ·草根群体网络参政要求政府提升服务意识第44-45页
     ·草根群体网络参政要求政府增强回应能力第45-46页
     ·草根群体网络参政要求政府加强社会公平和正义第46-48页
     ·草根群体网络参政要求政府利用网络提高管理效率第48-49页
   ·草根群体网络参政对政府管理的挑战第49-55页
     ·草根群体网络参政对政府公信力的挑战第49-51页
     ·草根群体网络参政对政府廉洁能力的挑战第51-52页
     ·草根群体网络参政对单向直线式行政思维的挑战第52-53页
     ·草根群体网络参政中的非理性对政府管理的挑战第53-55页
第四章 草根群体网络参政背景下政府管理转型的路径第55-72页
   ·草根群体网络参政背景下政府管理理念的转型第56-60页
     ·从“政府本位”转向“公民本位”第57-58页
     ·从“权力政府”转向“责任政府”第58-60页
   ·草根群体网络参政背景下政府管理目标的转型第60-63页
     ·从“注重效率”转向“社会公平”第60-62页
     ·把增加人民的“幸福感”纳入政府管理的目标第62-63页
   ·草根群体网络参政背景下政府管理主体的转型第63-66页
     ·政府管理主体从“管理者”转向“服务者”第64-65页
     ·政府管理主体从“政府单一主导”转向“多元参与”第65-66页
   ·草根群体网络参政背景下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型第66-72页
     ·政府管理的方式应该由“人治”向“法治”转变第66-68页
     ·政府管理的方式应该由“单向管理”向“双向互动”转变第68-70页
     ·积极利用网络问政,优化政府管理第70-72页
结语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77-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设服务型政府:新世纪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趋向与路径选择
下一篇: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调查与思考--以广州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