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道路交通安全评价体系建立与实践
致谢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11页 |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 | 第8-10页 |
·我国城镇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分析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城镇道路交通安全研究状况 | 第11-14页 |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概念 | 第11-12页 |
·国内外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我国城镇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主要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14-16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4-16页 |
2. 城镇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 第16-32页 |
·城镇化对道路交通安全影响 | 第16-18页 |
·城镇的界定 | 第16-17页 |
·我国城镇的状况 | 第17页 |
·城镇化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 | 第17-18页 |
·道路交通安全特征 | 第18-23页 |
·城镇交通特征分析 | 第18-21页 |
·城镇道路交通安全存在的问题 | 第21-23页 |
·城镇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 第23-32页 |
·宏观因素 | 第23-25页 |
·微观因素 | 第25-32页 |
3. 城镇道路交通安全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32-42页 |
·城镇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第32-35页 |
·指标体系的概念与模型 | 第32-33页 |
·PSR模型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的运用 | 第33-34页 |
·城镇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筛选原则 | 第34-35页 |
·交通安全评价体系构建 | 第35-38页 |
·评价指标分析 | 第38-42页 |
4. 城镇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方法 | 第42-51页 |
·集对分析理论方法 | 第42-46页 |
·联系度的结构 | 第43-44页 |
·势的定义 | 第44-45页 |
·联系度确定的方法 | 第45页 |
·集对分析评价方法的步骤 | 第45-46页 |
·基于集对分析的城镇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模型 | 第46-49页 |
·城镇道路交通安全预警框架研究 | 第49-51页 |
·城镇道路交通安全预警系统的组成 | 第49-50页 |
·城镇道路交通安全预警系统建立的步骤 | 第50-51页 |
5. 城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 第51-55页 |
·城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 第51-52页 |
·城镇道路交通安全保障措施 | 第52-55页 |
6. 实例分析与应用 | 第55-68页 |
·连云港市城镇概况 | 第55-56页 |
·对连云港城镇道路交通安全特征分析 | 第56-62页 |
·城镇交通特征分析 | 第56-57页 |
·道路交通安全特征分析 | 第57-62页 |
·对城镇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 第62-65页 |
·基于集对分析理论的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 第62-64页 |
·对各城镇道路交通安全评价分析 | 第64-65页 |
·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措施建议 | 第65-68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68-69页 |
·论文总结 | 第68页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 | 第71-72页 |
详细摘要 | 第72-73页 |
Abstract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