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8页 |
·研究背景与课题来源 | 第8页 |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 第8-9页 |
·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9-17页 |
·重型汽车悬架形式介绍 | 第9-10页 |
·重型汽车平衡悬架介绍 | 第10-11页 |
·重型汽车悬架弹性元件介绍 | 第11-12页 |
·重型汽车悬架导向机构介绍 | 第12-14页 |
·悬架干涉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悬架多体系统动力学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本课题相关方向的研究 | 第16-17页 |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及 ADAMS 虚拟样机技术 | 第18-27页 |
·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 | 第18-20页 |
·虚拟样机技术 | 第20-21页 |
·多体动力学分析软件 ADAMS | 第21-26页 |
·ADAMS 软件概述 | 第22页 |
·ADAMS 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ADAMS 积分器与积分算法 | 第24-25页 |
·ADAMS/Car 四柱试验台 | 第25-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重型铰接式自卸车模型建立 | 第27-34页 |
·车辆结构分析与概述 | 第27-28页 |
·车辆主要参数 | 第28-29页 |
·虚拟样机模型建立 | 第29-33页 |
·后车体虚拟样机模型 | 第29-31页 |
·后车体与四柱试验台的装配模型 | 第31-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导向机构对橡胶弹簧干涉问题的影响 | 第34-41页 |
·物理模型 | 第34页 |
·机构简图及运动方程 | 第34-37页 |
·机构简图 | 第34-35页 |
·中悬架机构运动方程 | 第35-36页 |
·后悬架机构运动方程 | 第36-37页 |
·图形分析 | 第37-40页 |
·中悬架运动图形分析 | 第37-38页 |
·后悬架运动图形分析 | 第38-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5章 导向机构形式对横拉杆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 第41-59页 |
·横拉杆连接处断裂破坏原因分析 | 第41页 |
·横拉杆及销轴强度校核 | 第41-43页 |
·横拉杆拉压疲劳强度校核 | 第41-42页 |
·销轴强度校核 | 第42-43页 |
·导向机构与横拉杆物理模型 | 第43-44页 |
·导向机构形式对横拉杆动力学特性影响分析仿真试验 | 第44-58页 |
·仿真方案与设置 | 第44-45页 |
·β_2=27°,θ_2变化时后横拉杆受力分析 | 第45-48页 |
·θ_2=52°,β_2变化时后横拉杆受力分析 | 第48-50页 |
·三种模型下后横拉杆受力分析 | 第50-54页 |
·中横拉杆受力分析 | 第54-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第6章 横拉杆对橡胶弹簧干涉问题的影响 | 第59-65页 |
·物理模型 | 第59页 |
·机构简图及运动方程 | 第59-61页 |
·机构简图 | 第59-60页 |
·左侧机构运动方程 | 第60页 |
·右侧机构运动方程 | 第60-61页 |
·图形分析 | 第61-64页 |
·左侧机构运动图形分析 | 第61-62页 |
·右侧机构运动图形分析 | 第62-64页 |
·小结 | 第64-65页 |
第7章 平衡悬架的选型与改进设计 | 第65-69页 |
·平衡悬架主要部件选型 | 第65页 |
·平衡悬架改进设计 | 第65-68页 |
·小结 | 第68-69页 |
第8章 结论 | 第69-71页 |
·全文总结 | 第69页 |
·研究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缩略语词汇表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