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32页 |
·国内外 500MPa高强钢筋现状、发展及缺陷 | 第10-15页 |
·国内关于 500MPa高强钢筋的简介 | 第10-11页 |
·国外 500 MPa级钢筋的运用 | 第11-13页 |
·国内外 500 MPa级钢筋的发展趋势 | 第13-14页 |
·国内外 500 MPa级钢筋的优缺点 | 第14-15页 |
·国内推广 500 MPa级钢筋的关键问题 | 第15页 |
·钢筋混凝土梁柱裂缝的研究 | 第15-25页 |
·钢筋混凝土梁柱裂缝概况 | 第15-16页 |
·钢筋混凝土梁柱裂缝理论 | 第16-18页 |
·钢筋混凝土梁柱裂缝计算方法 | 第18-22页 |
·各国规范的裂缝限值 | 第22-23页 |
·各国规范关于裂缝计算的比较 | 第23-25页 |
·钢筋混凝土构件挠度计算方法 | 第25-29页 |
·钢筋混凝土构件挠度理论 | 第25-26页 |
·各国规范对构件短期刚度的计算方法 | 第26-27页 |
·各国规范构件长期刚度的计算方法 | 第27-28页 |
·各国规范关于挠度的限值 | 第28-29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目的及内容 | 第29-32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9-30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30页 |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30-32页 |
第2章 试验概况 | 第32-39页 |
·试件的制作与设计 | 第32-36页 |
·试件设计 | 第32-34页 |
·试件制作 | 第34-36页 |
·试件加载 | 第36-37页 |
·实验量测内容 | 第37页 |
·实验步骤 | 第37-39页 |
第3章 试验过程及现象 | 第39-45页 |
·简支梁的试验概况 | 第39-41页 |
·偏压柱的试验概况 | 第41-45页 |
第4章 构件裂缝分析 | 第45-75页 |
·平截面假定 | 第45页 |
·受弯梁、偏压柱承载力的公式 | 第45-47页 |
·受弯简支梁承载力计算 | 第45-46页 |
·偏压柱承载力计算 | 第46-47页 |
·受弯梁、偏压柱承载力的分析 | 第47-49页 |
·受弯构件承载力分析 | 第47-48页 |
·偏压柱承载力分析 | 第48-49页 |
·受弯梁、偏压柱裂缝的计算 | 第49-59页 |
·正常使用状态下试验荷载的确定 | 第49-52页 |
·正常使用状态下平均裂缝间距的计算 | 第52-55页 |
·正常使用状态下最大裂缝宽度的计算 | 第55-59页 |
·受弯梁、偏压柱裂缝的影响因素 | 第59-68页 |
·钢筋混凝土构件初始裂缝的影响因素 | 第59-60页 |
·钢筋混凝土构件在荷载作用下裂缝的影响因素 | 第60-68页 |
·各国规范对受弯梁、偏压柱裂缝的计算以及比较 | 第68-75页 |
·美国《建筑荷载对结构混凝土的要求》(ACI318-08) | 第68-70页 |
·欧洲规范(Eurocode2) | 第70-73页 |
·各种规范对于裂缝计算的比较 | 第73-75页 |
第5章 受弯梁的挠度分析 | 第75-92页 |
·构件挠度的计算方法 | 第75-79页 |
·短期挠度的计算 | 第75-77页 |
·长期挠度的计算 | 第77-79页 |
·构件挠度的影响因素 | 第79-85页 |
·不考虑剪切变形影响的挠度计算的最小刚度原则 | 第80-81页 |
·规范中解析刚度法确定的刚度计算式对挠度计算的影响 | 第81-85页 |
·构件的构成对变形的影响因素 | 第85页 |
·不同规范对构件挠度的计算及比较 | 第85-92页 |
·美国规范ACI318-08 | 第85-89页 |
·欧洲规范 | 第89-90页 |
·各种规范关于挠度计算的比较 | 第90-92页 |
第6章 总结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8-99页 |
致谢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