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线性多密钥共享体制的实现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线性多密钥共享体制与编码理论的发展及其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线性多密钥共享体制的发展 | 第12-13页 |
·编码理论的发展 | 第13-14页 |
·本文的组织 | 第14-15页 |
·本文使用的符号 | 第15-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2章 基础知识介绍 | 第17-24页 |
·有限域相关概念 | 第17-18页 |
·密钥共享体制 | 第18-19页 |
·线性码 | 第19-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线性多密钥共享体制 | 第24-30页 |
·线性密钥共享体制的概念 | 第24-25页 |
·线性多密钥共享体制的概念 | 第25-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4章 实现给定多存取结构的理想线性码 | 第30-42页 |
·多密钥共享体制与线性码 | 第30-36页 |
·多存取结构的攻击者结构 | 第30-34页 |
·线性码的存取结构 | 第34-36页 |
·找出给定多存取结构的理想线性码 | 第36-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5章 最优线性多秘密共享体制 | 第42-48页 |
·两个算法 | 第42-45页 |
·使σT达到下界的算法 | 第43-44页 |
·使σ达到下界的算法 | 第44-45页 |
·一个例子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8-50页 |
·总结 | 第48页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