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民生与民生思想 | 第10-14页 |
·民生的概念 | 第10-11页 |
·民生问题的实质 | 第11-12页 |
·民生是经济问题 | 第11页 |
·民生是政治问题 | 第11页 |
·民生是文化问题 | 第11页 |
·民生是社会问题 | 第11-12页 |
·民生思想及发展脉络 | 第12-14页 |
2 毛泽东的民生思想 | 第14-26页 |
·高度重视民生 | 第14-15页 |
·生产是民生的核心 | 第15-17页 |
·生产—改善人民生活 | 第15-16页 |
·农业—“关系国计民生极大” | 第16页 |
·工业—“人民的福利” | 第16-17页 |
·商业—“为国计民生服务” | 第17页 |
·人民的政治权利是民生的应有之义 | 第17-20页 |
·人民民主专政是保障民生的政治基础 | 第18页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障民生的基本制度 | 第18-19页 |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保障民生的政策条件 | 第19-20页 |
·文化是民生的高层次内容 | 第20-22页 |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 | 第21页 |
·发展为工农群众服务的文化 | 第21-22页 |
·解决民生的主要措施 | 第22-26页 |
·制定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 | 第22页 |
·实行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 | 第22-23页 |
·走独立自主的工业化道路 | 第23页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第23-24页 |
·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 第24-26页 |
3 邓小平的民生思想 | 第26-36页 |
·高度重视民生 | 第26-27页 |
·摆脱贫困,解决温饱是民生的首要内容 | 第27-29页 |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得益处的大头是国家,是人民” | 第27-28页 |
·农业—“吃饱肚子” | 第28页 |
·工业—增加财富 | 第28-29页 |
·商业—影响人民生活 | 第29页 |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民生的重要内容 | 第29-31页 |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民生的高层次内容 | 第31-32页 |
·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举措 | 第32-36页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 第32页 |
·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 第32-33页 |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第33页 |
·“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 | 第33-34页 |
·推行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第34-36页 |
4 毛泽东和邓小平民生思想的共性与差异 | 第36-44页 |
·毛泽东和邓小平民生思想的共性 | 第36-39页 |
·对民生问题重要性认识上的相同性 | 第36-37页 |
·解决民生问题总方略的一致性 | 第37-39页 |
·毛泽东和邓小平民生思想的差异 | 第39-44页 |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 | 第39-40页 |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 | 第40-41页 |
·平均主义与先富后富 | 第41页 |
·大民主与民主法治 | 第41-44页 |
5 结束语 | 第44-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