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工程技术发展的伦理困境与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选题依据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外工程伦理相关研究评价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4页 |
第2章 工程与工程伦理概述 | 第14-19页 |
·工程的内涵与工程风险 | 第14-16页 |
·工程与工程技术 | 第14页 |
·当代工程技术发展面临的风险 | 第14-16页 |
·工程与伦理 | 第16-19页 |
·工程伦理的内涵 | 第16-17页 |
·工程活动对伦理道德的影响 | 第17-18页 |
·工程伦理主体必须面对的伦理决策 | 第18-19页 |
第3章 当代工程技术发展面临的伦理困境 | 第19-27页 |
·工程产生的经济伦理困境 | 第19-20页 |
·工程利润最大化与伦理道德的冲突 | 第19-20页 |
·工程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经济利益的矛盾 | 第20页 |
·工程带来的生态伦理困境 | 第20-23页 |
·工程技术与动物权利的保护困境 | 第20-21页 |
·工程技术与生物物种保护的困境 | 第21-22页 |
·工程技术与尊重生态系统内在价值的困境 | 第22-23页 |
·工程引发的社会伦理困境 | 第23-27页 |
·工程技术与企业责任伦理的矛盾 | 第23-24页 |
·工程建设与社会秩序的矛盾 | 第24-25页 |
·工程活动与企业职工自身诉求的矛盾 | 第25-27页 |
第4章 当代工程技术发展伦理困境的成因 | 第27-34页 |
·外在因素 | 第27-30页 |
·政府工程决策模式不科学 | 第27页 |
·经济发展与相关法规及监督的失衡 | 第27-28页 |
·企业伦理制度建设体系不完善 | 第28页 |
·工程活动中弱势群体利益缺乏保障 | 第28-29页 |
·生产力水平的制约 | 第29-30页 |
·内在因素 | 第30-34页 |
·对风险社会中工程安全的估计不足 | 第30页 |
·企业对经济效益的过分追求 | 第30-31页 |
·企业工程伦理教育的缺失 | 第31-32页 |
·企业职工社会责任感的弱化 | 第32-33页 |
·不良企业文化的负面影响 | 第33-34页 |
第5章 克服当代工程技术伦理困境的对策研究 | 第34-47页 |
·优化工程伦理决策方式 | 第34-37页 |
·借鉴国外先进的工程伦理学理论 | 第34-35页 |
·明确工程伦理决策主体的层次与关系 | 第35-37页 |
·个体层面的决策者 | 第35-36页 |
·组织层面的决策者 | 第36-37页 |
·社会层面的决策者 | 第37页 |
·确立以“责任”为核心的工程伦理教育 | 第37-42页 |
·加强技术伦理教育 | 第37-38页 |
·提高质量意识 | 第37-38页 |
·增强安全意识 | 第38页 |
·树立职业伦理教育 | 第38-40页 |
·加强责任意识 | 第38-39页 |
·引入合作与竞争机制 | 第39页 |
·树立正当利益观 | 第39-40页 |
·营造工程社会伦理 | 第40-42页 |
·工程活动以人为本 | 第40-41页 |
·道德规范以道驭术 | 第41页 |
·加强自然与环境意识 | 第41-42页 |
·建立健全我国现代工程伦理建设体系 | 第42-47页 |
·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 | 第42-43页 |
·改革和创设优良的企业伦理环境 | 第43-44页 |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第44-45页 |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企业伦理审计制度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附录A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