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9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19页 |
·本文结构及创新点 | 第19-20页 |
·研究的内容及结构 | 第19页 |
·创新点 | 第19-20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20-21页 |
·研究思路 | 第20页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第二章 产业转移和承接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 第21-29页 |
·产业转移和承接的基本概念 | 第21-22页 |
·产业转移 | 第21页 |
·产业承接 | 第21-22页 |
·承接产业转移 | 第22页 |
·国内外承接产业转移的理论模式 | 第22-26页 |
·国外关于承接产业转移的理论和实践 | 第22-24页 |
·国内关于承接产业转移的理论和实践 | 第24-26页 |
·湖南承接产业转移的必然性 | 第26-29页 |
·承接产业转移是实现湖南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 | 第26页 |
·珠三角鼓励产业转移为湖南提供了承接机遇 | 第26-27页 |
·承接产业转移是建设“两型”社会和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助推器 | 第27-28页 |
·承接产业转移可以促进湖南主导产业发展 | 第28-29页 |
第三章 湖南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优势和成效 | 第29-39页 |
·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基本态势 | 第29-31页 |
·新一轮产业转移是产业梯度转移规律发挥作用的具体体现 | 第29页 |
·新一轮产业转移是珠三角地区经济质量提升的必经之路 | 第29-30页 |
·新一轮产业转移是珠三角地区优势企业进一步扩张的内在要求 | 第30-31页 |
·湖南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优势 | 第31-35页 |
·生产力布局优势 | 第31-32页 |
·区位优势 | 第32-33页 |
·产业集群优势 | 第33页 |
·政策优势 | 第33-34页 |
·投资环境优势 | 第34-35页 |
·湖南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成效 | 第35-39页 |
·有效地促进了湖南产业结构的优化 | 第36页 |
·有效地促进了湖南区域经济的发展 | 第36-37页 |
·有效地促进了湖南优势资源的转换 | 第37页 |
·促进了湖南“两型”社会和新型工业化的建设 | 第37-39页 |
第四章 湖南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制约因素 | 第39-47页 |
·湖南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面临的突出问题 | 第39-41页 |
·如何提升产业配套能力 | 第39页 |
·如何化解区域竞争压力 | 第39-40页 |
·如何降低物流成本 | 第40-41页 |
·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 | 第41页 |
·湖南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制约因素 | 第41-47页 |
·体制性因素 | 第41-42页 |
·基础配套服务不足 | 第42页 |
·承接载体质量不优 | 第42-43页 |
·招商引资方式陈旧 | 第43页 |
·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大 | 第43-45页 |
·地方保护主义 | 第45-47页 |
第五章 湖南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基本思路和政策建议 | 第47-69页 |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第47-48页 |
·指导思想 | 第47页 |
·基本原则 | 第47-48页 |
·发展思路 | 第48-64页 |
·行业选择 | 第48-52页 |
·模式选择 | 第52-54页 |
·空间布局 | 第54-64页 |
·湖南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 | 第64-69页 |
·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提升产业配套水平 | 第64-65页 |
·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物流瓶颈问题 | 第65-66页 |
·落实科学发展观,化解环境与资源约束难题 | 第66页 |
·明确承接鼓励政策,使生产要素的供给充分 | 第66-67页 |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实现承接规模和速度的同步提升 | 第67页 |
·发挥国家在政策层面的保障作用 | 第67-69页 |
结束语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