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1页 |
·医学影像学信息化概况 | 第9-10页 |
·课题的意义 | 第10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0-11页 |
第二章 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概述 | 第11-17页 |
·PACS系统的优势 | 第11页 |
·PACS系统的构成 | 第11-13页 |
·PACS系统的功能 | 第13-14页 |
·PACS系统的分类 | 第14-17页 |
第三章 DICOM标准解析 | 第17-43页 |
·DICOM标准的起源 | 第17-18页 |
·ACR/NEMA第三版DICOM标准内容摘要 | 第18-20页 |
·DICOM信息体系 | 第20-33页 |
·DICOM信息模型 | 第20-21页 |
·DICOM应用实体 | 第21页 |
·DICOM信息对象定义(IOD) | 第21-26页 |
·DICOM唯一标识(UID) | 第26-27页 |
·DICOM服务对象对(SOP) | 第27页 |
·服务类规范 | 第27页 |
·DICOM服务类(Service Class) | 第27-30页 |
·DICOM数据集(Data Set) | 第30-32页 |
·DICOM图像信息模型 | 第32页 |
·DICOM影像文件格式 | 第32-33页 |
·DICOM网络通讯机制 | 第33-43页 |
·DICOM通讯网络模型 | 第33-36页 |
·DICOM消息(DICOM Message) | 第36页 |
·DICOM消息服务元素(DIMSE) | 第36-38页 |
·DICOM协议数据单元 | 第38-40页 |
·DICOM联系协议 | 第40-41页 |
·传输语法(Transfer Syntax) | 第41-43页 |
第四章 DICOM通讯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43-71页 |
·基于TCP/IP的二进制流通讯设计与实现 | 第44-48页 |
·网络Socket层次的设计与实现 | 第44-46页 |
·TCP与UDP的选择 | 第46-47页 |
·Big Endian与Little Endian编码方式 | 第47-48页 |
·PDU层次的传输与通信 | 第48-54页 |
·数据包单元的设计与编解码 | 第48-54页 |
·DICOM消息层的研究与实现 | 第54-64页 |
·DICOM影像传输过程的研究与实现 | 第57-59页 |
·WorkList通信过程的研究与实现 | 第59-61页 |
·Query/Retrieve通信过程的研究与实现 | 第61-62页 |
·DICOM打印通信过程的研究与实现 | 第62-64页 |
·运行与测试结果 | 第64-71页 |
·网络连接与图像接收 | 第65-67页 |
·DICOM网络通讯测试结果 | 第67-71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