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含钛高炉渣的组成及利用现状 | 第13-16页 |
·光催化的基本原理 | 第16-17页 |
·提高光催化剂效率的途径 | 第17-19页 |
·降低光催化剂的禁带宽度 | 第17-18页 |
·加入俘获剂以阻止h_(vb)~-和e_(cb)~-的复合 | 第18-19页 |
·扩展光催化剂可利用的光谱范围 | 第19页 |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光催化机理及影响因素 | 第19-21页 |
·课题的提出意义目的及内容 | 第21-24页 |
·课题的提出与意义 | 第21-22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2章 CaTiO_3的制备与表征 | 第24-30页 |
·实验原料及设备 | 第24页 |
·CaTiO_3的表征方法 | 第24-25页 |
·CaTiO_3固相制备原理 | 第25-27页 |
·热力学条件 | 第25-26页 |
·动力学条件 | 第26-27页 |
·CaTiO_3的制备 | 第27-30页 |
第3章 CaCO_3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 第30-42页 |
·实验仪器及步骤 | 第30-31页 |
·标准曲线和吸收曲线的测定 | 第31-34页 |
·光的吸收基本定律一朗伯(Lambert)-比耳(Beer)定律 | 第31-32页 |
·标准曲线测定 | 第32-33页 |
·吸收曲线的测定 | 第33-34页 |
·CaTiO_3的吸附特性 | 第34-37页 |
·平衡吸附率 | 第34-35页 |
·CaTiO_3吸附光谱分析 | 第35-37页 |
·影响吸附率平衡的因素 | 第37-38页 |
·CaTiO_3添加量对吸附率的影响 | 第37页 |
·亚甲基蓝溶液浓度对吸附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亚甲基蓝自身紫外-可见光下的降解 | 第38-39页 |
·CaTi03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因素 | 第39-41页 |
·紫外-可见光照时间的影响 | 第39页 |
·亚甲基蓝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39-40页 |
·CaTiO_3添加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掺杂对CaTiO_3催化性能影响 | 第42-68页 |
·Cr~(3+)掺杂的影响 | 第42-50页 |
·Cr~(3+)掺杂CaTiO_3的制备 | 第42页 |
·Cr~(3+)掺杂CaTiO_3的表征 | 第42-48页 |
·Cr~(3+)掺杂CaTiO_3的光催化活性 | 第48-50页 |
·Y~(3+)掺杂的影响 | 第50-57页 |
·Y~(3+)掺杂CaTiO_3的制备 | 第50页 |
·Y~(3+)掺杂CaTiO_3的表征 | 第50-56页 |
·Y~(3+)掺杂CaTiO_3的光催化活性 | 第56-57页 |
·Co~(2+)掺杂的影响 | 第57-65页 |
·Co~(2+)掺杂CaTiO_3的制备 | 第57-58页 |
·Co~(2+)掺杂CaTiO_3的表征 | 第58-63页 |
·Co~(2+)掺杂CaTiO_3的光催化活性 | 第63-65页 |
·小结 | 第65-68页 |
第5章 强磁场处理对CaTiO_3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68-86页 |
·磁场处理对纯钙钛矿的影响 | 第69-73页 |
·XRD分析 | 第69-70页 |
·SEM分析 | 第70页 |
·FT-IR分析 | 第70-71页 |
·UV-vis分析 | 第71-72页 |
·磁场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 | 第72-73页 |
·磁场处理对Fe~(3+)掺杂钙钛矿的影响 | 第73-77页 |
·XRD分析 | 第73-74页 |
·SEM分析 | 第74页 |
·FT-IR分析 | 第74-75页 |
·UV-vis分析 | 第75-76页 |
·磁场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 | 第76-77页 |
·磁场处理对Cr~(3+)掺杂钙钛矿的影响 | 第77-81页 |
·XRD分析 | 第77-78页 |
·SEM分析 | 第78-79页 |
·FT-IR分析 | 第79页 |
·UV-vis分析 | 第79-80页 |
·磁场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 | 第80-81页 |
·磁场处理对Y~(3+)掺杂钙钛矿的影响 | 第81-84页 |
·XRD分析 | 第81-82页 |
·SEM分析 | 第82页 |
·FT-IR分析 | 第82-83页 |
·UV-vis分析 | 第83-84页 |
·磁场对光催化效果的影响 | 第84页 |
·小结 | 第84-86页 |
第6章 结论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致谢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