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内部人交易及其规范管理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11页 |
| ABSTRACT | 第11-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18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 ·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论文创新点 | 第17-18页 |
| 第2章 概念辨析与文献综述 | 第18-28页 |
| ·主要概念界定与辨析 | 第18-21页 |
| ·内部人交易 | 第18-19页 |
| ·内幕交易 | 第19页 |
| ·内部人短线交易及归入制度 | 第19-20页 |
| ·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 第20-21页 |
|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21-26页 |
| ·内部人交易的利弊分析 | 第21-22页 |
| ·内部人交易的影响因素 | 第22-25页 |
| ·内部人交易的规范管理 | 第25-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 第3章 内部人交易的现状及利弊分析 | 第28-43页 |
| ·国内内部人交易现状 | 第28-39页 |
| ·内部人交易规模及市值方面 | 第29-31页 |
| ·内部人交易频率方面 | 第31-32页 |
| ·内部人集体交易方面 | 第32-33页 |
| ·内部人交易方向方面 | 第33-35页 |
| ·内部人短线交易方面 | 第35-37页 |
| ·内部人违规交易处罚方面 | 第37-38页 |
| ·内部人交易延迟公告方面 | 第38-39页 |
| ·内部人交易的益处 | 第39-40页 |
| ·对上市公司的益处 | 第39-40页 |
| ·对证券市场的益处 | 第40页 |
| ·对外部投资者的益处 | 第40页 |
| ·内部人交易的弊端 | 第40-42页 |
| ·对上市公司的弊端 | 第41页 |
| ·对证券市场的弊端 | 第41页 |
| ·对外部投资者的弊端 | 第4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4章 内部人交易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3-55页 |
| ·研究样本选择 | 第43-46页 |
| ·研究样本分析 | 第46-54页 |
| ·内部信息的影响 | 第46-49页 |
| ·公司业绩的影响 | 第49-50页 |
| ·交易主体的影响 | 第50-53页 |
| ·其他影响因素 | 第53-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5章 内部人交易的管理现状及规范管理措施 | 第55-63页 |
| ·内部人交易的管理现状 | 第55-58页 |
| ·内部人交易的管理措施 | 第55-57页 |
| ·内部人交易管理的不足 | 第57-58页 |
| ·内部人交易的规范管理措施 | 第58-62页 |
| ·上市公司自治方面 | 第58-59页 |
| ·中间性组织监管方面 | 第59-60页 |
| ·国家立法规制方面 | 第60-61页 |
| ·市场参与管理方面 | 第61-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 ·论文的主要结论 | 第63-64页 |
|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64页 |
| ·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