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国内外研究评价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论文可能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第二章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现实考量 | 第21-49页 |
·生态环境状况 | 第21-28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2-26页 |
·西部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 第26-28页 |
·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内容 | 第28-38页 |
·法律法规 | 第29-32页 |
·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政策 | 第32-36页 |
·政策性文件 | 第36-38页 |
·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分析 | 第38-49页 |
·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成效 | 第38-41页 |
·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问题 | 第41-49页 |
第三章 中国生态环境治理政策演变与国外经验借鉴 | 第49-67页 |
·中国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变迁与实践 | 第49-59页 |
·中国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演变 | 第49-52页 |
·中国生态环境治理的实践 | 第52-55页 |
·中国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评价 | 第55-59页 |
·国外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主要内容 | 第59-64页 |
·美国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主要内容 | 第59-61页 |
·德国的环境治理模式 | 第61-62页 |
·日本环境治理的主要政策 | 第62-63页 |
·巴西环境治理政策的主要参考 | 第63-64页 |
·国外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借鉴 | 第64-67页 |
·完善的政策体系 | 第64-65页 |
·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 | 第65页 |
·政府作用的合理发挥 | 第65页 |
·健全的管理机构 | 第65-66页 |
·广泛的公众参与 | 第66-67页 |
第四章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基本构架 | 第67-95页 |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创新的背景 | 第68-76页 |
·时代背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 第68-71页 |
·法治背景——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 | 第71-73页 |
·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 第73-76页 |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创新的理论基础 | 第76-86页 |
·公共治理理论 | 第76-78页 |
·区域法治理论 | 第78-81页 |
·公共产品理论 | 第81-83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83-86页 |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理念创新 | 第86-88页 |
·生态文明思想的兴起 | 第86-87页 |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生态环境治理 | 第87-88页 |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原则创新 | 第88-93页 |
·协调统一原则 | 第89-90页 |
·制度创新原则 | 第90-91页 |
·环境民主原则 | 第91-92页 |
·本土化原则 | 第92-93页 |
·构建多元一体化的生态环境治理政策体系 | 第93-95页 |
第五章 政府主导型的西部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构建 | 第95-106页 |
·政府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作用 | 第95-97页 |
·生态环境治理——政府管理的题中之义 | 第95-96页 |
·政府生态环境治理的主要特征 | 第96-97页 |
·政府环境政策工具的应用 | 第97-98页 |
·环境政策工具的一般理论 | 第97-98页 |
·环境政策工具的选择 | 第98页 |
·政府主导型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路径 | 第98-106页 |
·完善生态环境立法 | 第98-100页 |
·优化生态环境管理体制 | 第100-102页 |
·强化生态环境执法 | 第102-103页 |
·开展生态环境教育 | 第103-104页 |
·加强国际环境合作与交流 | 第104-105页 |
·建立政府主导的多方合作机制 | 第105-106页 |
第六章 市场推动型的西部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优化 | 第106-112页 |
·市场机制引入的必要 | 第106-107页 |
·市场机制在环境政策中的运用 | 第107-109页 |
·国外对市场机制的应用 | 第107-108页 |
·市场化环境政策工具的应用 | 第108-109页 |
·完善西部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途径 | 第109-112页 |
·完善资源产权制度 | 第110页 |
·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 第110页 |
·健全生态补偿制度 | 第110-112页 |
第七章 公众参与型的西部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形成 | 第112-121页 |
·生态环境治理和公众参与 | 第112-115页 |
·公众参与的必要性 | 第112-113页 |
·公众参与的理论依据 | 第113页 |
·公众参与的界定 | 第113-115页 |
·公众参与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 第115-118页 |
·公众参与的状况 | 第115页 |
·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 第115-118页 |
·西部公众参与机制的建立 | 第118-121页 |
·提高西部公众环境意识 | 第118-119页 |
·完善公众参与的法律法规 | 第119页 |
·建立环境信息制度 | 第119-120页 |
·健全西部公众的表达机制 | 第120页 |
·培育西部社会团体的发展 | 第120-121页 |
结语 | 第121-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34页 |
附录 | 第134-138页 |
致谢 | 第138-139页 |
作者简介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