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绪论 | 第10-19页 |
| ·聚乳酸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聚乳酸的合成 | 第10-11页 |
| ·聚乳酸应用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 ·聚氨酯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聚乳酸纤维制备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溶液纺丝 | 第13页 |
| ·熔融纺丝 | 第13-14页 |
| ·静电纺丝(电纺丝) | 第14页 |
| ·聚乳酸改性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 ·聚乳酸共混改性 | 第14-15页 |
| ·聚乳酸共聚改性 | 第15页 |
| ·聚合物共混体系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 ·共混方法 | 第15-16页 |
| ·聚合物相容性研究 | 第16页 |
| ·聚合物流变性能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 2 聚乳酸/聚氨酯共混体系相容性研究 | 第19-30页 |
| ·实验部分 | 第19-21页 |
| ·原料及设备 | 第19-20页 |
| ·PLLA/PU 共混溶液的配制 | 第20页 |
| ·PLLA/PU 熔融共混膜的制备 | 第20页 |
| ·共混聚合物溶液黏度的测定 | 第20页 |
| ·动态热机械分析(DMA) | 第20页 |
| ·扫描电镜分析(SEM) | 第20页 |
| ·共混膜的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20-21页 |
|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2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1-28页 |
| ·溶度参数预测共混物相容性 | 第21页 |
| ·混合物的混合焓的计算和共混物相容性的预测 | 第21-22页 |
| ·黏度法判断共混溶液内的聚合物间相容性 | 第22-23页 |
| ·Tg 法判定共混聚合物相容性 | 第23-25页 |
| ·扫描电镜分析表征相容性 | 第25-27页 |
| ·共混膜的XRD 分析 | 第27页 |
| ·红外吸光谱谱图分析相容性 | 第27-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 3 聚乳酸/聚氨酯共混体系流变性能研究 | 第30-47页 |
| ·实验部分 | 第30-32页 |
| ·实验材料及设备 | 第30页 |
| ·共混样的制备 | 第30-31页 |
| ·PLLA/PU 共混膜的制备 | 第31页 |
| ·共混样品流变性能测试 | 第31页 |
| ·不同剪切速率下PLLA/PU 共混物的聚集态研究(DSC) | 第31-32页 |
| ·共混膜静态流变断裂 | 第3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2-46页 |
| ·PLLA 流变性能的研究 | 第32-35页 |
| ·聚氨酯流变性能的研究 | 第35-39页 |
| ·PLLA/PU 共混物在180°C 时的流变性能的研究 | 第39-41页 |
| ·PLLA/PU 熔融挤出物的聚集态研究 | 第41-45页 |
| ·共混膜的静态流变断裂 | 第45-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4 聚乳酸/聚氨酯共混纤维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研究 | 第47-60页 |
| ·实验部分 | 第47-49页 |
| ·实验材料及设备 | 第47页 |
| ·共混样的准备 | 第47-48页 |
| ·PLLA/PU 共混纤维的制备 | 第48页 |
| ·初生丝共混纤维直径的测定 | 第48页 |
| ·初生丝共混纤维的线密度的测定 | 第48页 |
| ·初生丝共混纤维的强力拉伸测定 | 第48页 |
| ·初生丝密度的计算 | 第48-49页 |
| ·拉伸共混纤维的强力拉伸测定 | 第4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9-58页 |
| ·纺丝工艺条件的影响 | 第49-55页 |
| ·拉伸与热定型后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 第55-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 5 结论 | 第60-61页 |
| 致谢 | 第61-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9页 |
| 附录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