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小说季节叙事论--以六大古典小说为中心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绪论 | 第9-12页 |
一、季节叙事的渊源 | 第12-29页 |
(一) 传统的四时观 | 第12-16页 |
1. 四时与人类早期经验 | 第12-13页 |
2. 四时与时空合构观念 | 第13-15页 |
3. 四时与阴阳五行观念 | 第15-16页 |
(二) 四时与文学情感抒发 | 第16-22页 |
1. 抒情文学作品中的四时描绘 | 第16-18页 |
2. 经典文学主题:“伤春”与“悲秋” | 第18-22页 |
(三) 明前小说中的季节叙事概述 | 第22-29页 |
1. 先秦至唐小说中的季节叙事概述 | 第22-26页 |
2. 宋元话本中的季节叙事概述 | 第26-29页 |
二、明清小说季节叙事的主要类型 | 第29-61页 |
(一) 四季叙事 | 第29-39页 |
1. 春季叙事 | 第29-31页 |
2. 夏季叙事 | 第31-34页 |
3. 秋季叙事 | 第34-37页 |
4. 冬季叙事 | 第37-39页 |
(二) 节气叙事 | 第39-52页 |
1. 四季节气的叙写 | 第40-44页 |
2. 春秋季重要节日的叙写 | 第44-52页 |
(三) 物候叙事 | 第52-61页 |
1. 作为叙事要素的物候意象 | 第52-59页 |
2. 作为故事背景的物候景观 | 第59-61页 |
三、明清小说季节叙事的叙事学特征与审美意蕴 | 第61-87页 |
(一) 季节叙事与小说结构的设计 | 第61-67页 |
1. 季节流转与小说的单线叙事 | 第61-63页 |
2. 季节并叙与小说的复合结构 | 第63-67页 |
(二) 季节叙事与小说情节的铺展 | 第67-72页 |
1. 季节交替与小说情节生发 | 第67-69页 |
2. 季节变化与小说情节突转 | 第69-72页 |
(三) 季节叙事与人物形象的塑造 | 第72-79页 |
1. 情景渲染与人物形象之典型塑造 | 第72-75页 |
2. 侧面烘托与人物性格之多重表现 | 第75-79页 |
(四) 季节叙事与小说审美意蕴的阐发 | 第79-87页 |
1. 审美模式的效仿与突破 | 第79-81页 |
2. 艺术风格的多元展示 | 第81-87页 |
四、明清小说季节叙事的文化内涵 | 第87-109页 |
(一) 季节冷暖与小说情感意蕴 | 第87-94页 |
1. 社会人情的讽刺 | 第87-91页 |
2. 人物命运的悲喜 | 第91-94页 |
(二) 季节兴衰与小说主题象征 | 第94-101页 |
1. 人世盛衰 | 第94-97页 |
2. 历史兴亡 | 第97-101页 |
(三) 四季循环与小说天命观念 | 第101-109页 |
1. 因果轮回之训诫 | 第101-103页 |
2. 色空观之隐喻 | 第103-109页 |
结语、明清小说季节叙事对近现代文学的影响 | 第109-120页 |
(一) 晚清小说季节叙事的继承与的突破 | 第109-115页 |
1. 题材的继承 | 第110-112页 |
2. 手法的突破 | 第112-115页 |
(二) 五四小说季节叙事的借鉴与启发 | 第115-120页 |
1. 情感意蕴的借鉴 | 第115-118页 |
2. 艺术格局的启发 | 第118-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2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25-126页 |
致谢 | 第126-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