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0页 |
·国内外高速铁路发展历史 | 第10-14页 |
·第一条高速铁路的诞生 | 第10-11页 |
·世界高速铁路的发展阶段 | 第11-12页 |
·高速铁路的定义 | 第12-14页 |
·高速铁路的主要特征 | 第14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20页 |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 第14-15页 |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 第15-20页 |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概念界定 | 第20页 |
·主要研研究对象 | 第20页 |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课题的创新之处 | 第21页 |
·研究框架 | 第21-24页 |
第二章 车站候车空间要素特征分析 | 第24-38页 |
·客站广场与候车大厅一体化趋势 | 第24-29页 |
·客站广场功能布局的发展阶段 | 第24-25页 |
·客站广场功能布局原则 | 第25-26页 |
·客站广场功能布局模式 | 第26-27页 |
·客站广场功能发展趋势 | 第27-29页 |
·候车大厅与站场一体化的趋势 | 第29-35页 |
·候车大厅功能布局的发展阶段 | 第29-31页 |
·候车大厅功能组成与特征 | 第31-34页 |
·候车大厅功能发展趋势 | 第34-35页 |
·站场作为建筑设计主体的发展趋势 | 第35-37页 |
·站场功能布局要点及发展趋势 | 第35-36页 |
·站场功能的适应性研究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以候为主”的空间布局特征 | 第38-54页 |
·功能布局特征 | 第38-40页 |
·总体功能布局原则 | 第38页 |
·主要功能组成 | 第38页 |
·平面功能组织模式 | 第38-40页 |
·各功能组成单元组成比例关系 | 第40页 |
·流线组织模式 | 第40-41页 |
·主要流线组织原则 | 第40页 |
·流线组织方式 | 第40-41页 |
·车站建筑空间组合模式 | 第41-52页 |
·线侧平式空间组合模式 | 第44-48页 |
·线侧下式空间组合模式 | 第48-49页 |
·线正下式空间组合模式 | 第49-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等候与通过并重”的空间布局特征 | 第54-66页 |
·功能布局特征 | 第54-55页 |
·总体功能布局原则 | 第54页 |
·主要功能组成 | 第54-55页 |
·平面位置组合关系 | 第55页 |
·平面布局特征 | 第55-57页 |
·平面大循环套小循环 | 第55-56页 |
·立体层叠 | 第56-57页 |
·流线组织及空间特征 | 第57-59页 |
·流线组织方式 | 第57页 |
·旅客的流动催生多元化空间 | 第57-58页 |
·旅客的流动催生立体化空间 | 第58-59页 |
·车站空间组合模式 | 第59-64页 |
·地上线“正上式”空间组合模式 | 第59-63页 |
·地下线“正上式”空间组合模式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五章 “通过式”的空间布局特征 | 第66-78页 |
·功能布局组成 | 第66-68页 |
·车站型式与规模确定 | 第68-71页 |
·车站型式 | 第68-70页 |
·车站规模 | 第70-71页 |
·流线布局特征分析 | 第71-73页 |
·换乘设计原则 | 第71-72页 |
·换乘设计 | 第72-73页 |
·车站空间组合模式 | 第73-76页 |
·地面站台车站模式 | 第73-74页 |
·高架站台车站模式 | 第74-75页 |
·地下车站模式 | 第75-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六章 以实例分析三种不同候车空间模式 | 第78-92页 |
·以徐州东站为例分析“以侯为主”的空间模式 | 第78-82页 |
·徐州东车站总平面规划 | 第78-79页 |
·平面功能布局 | 第79-80页 |
·站内进站旅客流线组织 | 第80-81页 |
·剖面设计 | 第81页 |
·建筑造型及室内空间感受 | 第81-82页 |
·以武汉站为例分析并存空间模式 | 第82-88页 |
·武汉站选址 | 第82-83页 |
·站区规划及车站规模 | 第83-84页 |
·车站建筑工程组成 | 第84-85页 |
·车站功能布局复合化 | 第85页 |
·内部空间感受 | 第85-87页 |
·采用新技术 | 第87-88页 |
·以 S1 线温州南、温州西站为例分析通过式空间模式 | 第88-91页 |
·“通过式”车站总体布置原则 | 第88页 |
·温州南站可研方案 | 第88-90页 |
·温州站可研方案 | 第90-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92-94页 |
·总结 | 第92-93页 |
·展望 | 第93页 |
·不足之处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8页 |
一、专著 | 第94-95页 |
二、学位论文 | 第95页 |
三.期刊 | 第95-98页 |
附录 A 图表总汇 | 第98-102页 |
附录 B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102-104页 |
致谢 | 第10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