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违约精神损害赔偿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引言 | 第9-11页 |
| 1 否定说的批判与反思 | 第11-18页 |
| ·实行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不利于鼓励交易 | 第11-12页 |
| ·实行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会给予法官过大的自由裁量权 | 第12页 |
| ·实行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不符合合同的性质和特点 | 第12-13页 |
| ·实行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有违"可预见性"规则 | 第13-14页 |
| ·实行违约精神损害赔偿有可能导致"诉讼爆炸" | 第14-15页 |
| ·可以通过侵权之诉来解决违约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 第15-18页 |
| 2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外国法考察 | 第18-29页 |
| ·英国法 | 第18-21页 |
| ·美国法 | 第21-23页 |
| ·法国法 | 第23-24页 |
| ·德国法 | 第24-26页 |
| ·国际法 | 第26-29页 |
| 3 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 | 第29-34页 |
| ·损害事实 | 第29-32页 |
| ·即有精神利益的损失 | 第29-32页 |
| ·可得利益的损失 | 第32页 |
| ·违约行为 | 第32-33页 |
| ·损害事实与违约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 | 第33-34页 |
| 4 对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限制 | 第34-37页 |
| ·可预见性理论 | 第34-35页 |
| ·损害程度的限制 | 第35-36页 |
| ·不可抗力 | 第36-37页 |
| 结语 | 第37-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39页 |
| 个人简历 | 第39-40页 |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