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沉陷区水资源综合开发模式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1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2 采煤沉陷区水资源利用模式研究 | 第11-22页 |
·沉陷区库容扩大方法研究 | 第11-12页 |
·人工湿地构建方法研究 | 第12-15页 |
·湿地构造原则 | 第13页 |
·湿地构造分区研究 | 第13-14页 |
·防止富营养化的控制措施研究 | 第14-15页 |
·非工程措施研究 | 第15-17页 |
·建立实时洪水预报调度系统 | 第16页 |
·实现总量控制定额管理 | 第16页 |
·建立水资源综合利用控制性指标体系 | 第16-17页 |
·开展节水宣传,建立节水制度 | 第17页 |
·淮北沉陷区平原湖泊整治工程措施 | 第17-22页 |
·淮北沉陷区工程整治 | 第18页 |
·淮北沉陷区湿地构建 | 第18-21页 |
·淮北沉陷区扩大库容的措施 | 第21-22页 |
3 河流雨洪资源利用可行性研究 | 第22-34页 |
·河流水资源结构分解理论与方法 | 第22-26页 |
·河流水资源结构分解的基本思想 | 第22-23页 |
·四类水量概念的确定 | 第23-25页 |
·各类水量的计算 | 第25-26页 |
·河流水资源结构各类水量限值的确定方法 | 第26-29页 |
·生态水量下限确定 | 第26-27页 |
·安全水量上限的确定 | 第27-28页 |
·风险水量和灾害水量限值确定 | 第28-29页 |
·浍河断面水资源结构分解 | 第29-33页 |
·浍河河道概况 | 第29页 |
·浍河断面各类水量限值确定 | 第29-31页 |
·浍河洪水资源利用分析 | 第31-32页 |
·合理性分析 | 第32-33页 |
·采煤沉陷区可供水总量现状与预测 | 第33-34页 |
4 采煤沉陷区水资源配置研究 | 第34-56页 |
·水资源配置研究概况 | 第34-36页 |
·水资源配置理论研究 | 第34-35页 |
·模型及求解方法研究和应用 | 第35-36页 |
·水资源配置方法 | 第36-42页 |
·基准年供需分析 | 第36-37页 |
·供需分析计算方案集生成 | 第37-38页 |
·规划水平年水资源供需分析 | 第38-40页 |
·方案比选 | 第40-41页 |
·合理配置方案评价 | 第41-42页 |
·淮北采煤陷区水资源配置分析模型 | 第42-49页 |
·采煤沉陷区水资源系统分析模型 | 第42-44页 |
·采煤沉陷区可开发水量计算 | 第44-49页 |
·采煤沉陷区水资源配置与调度 | 第49-56页 |
·采煤沉陷区水资源配置与调度的条件 | 第49页 |
·采煤沉陷区水资源配置 | 第49-51页 |
·采煤沉陷区水资源调度 | 第51页 |
·典型计算 | 第51-55页 |
·综合分析 | 第55-56页 |
5 结论和建议 | 第56-58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建议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