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引言 | 第6-7页 |
一、我国偷越国(边)境活动的发展及现状 | 第7-9页 |
二、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的概念 | 第9-14页 |
(一) 关于对“组织”行为的理解 | 第10-11页 |
(二) 关于对“国(边)境”的理解 | 第11-12页 |
(三) 关于对“偷越”的理解 | 第12-14页 |
三、认定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应注意的问题 | 第14-20页 |
(一) 关于对本罪主体的界定 | 第14-15页 |
(二) 关于本罪侵犯客体的分析 | 第15-16页 |
(三) 对本罪既遂与未遂的认定 | 第16-17页 |
(四) 对以骗取出境证件方式组织偷越国(边)境行为的定性 | 第17-19页 |
(五) 组织他人合法出境后转道偷渡行为的认定问题 | 第19-20页 |
四、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的立法完善 | 第20-25页 |
(一) 单位应当成为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犯罪的主体 | 第20页 |
(二) 修改《刑法》第318 条第1 款和第2 款处罚规定 | 第20-21页 |
(三) 明确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的罚金幅度 | 第21-22页 |
(四) 重新设计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的罪名 | 第22-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