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目录 | 第9-12页 |
| 图目录 | 第12-14页 |
| 表目录 | 第14-1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9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5-17页 |
| ·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无线资源分配 | 第17-21页 |
| ·无线资源分配技术 | 第17-19页 |
| ·无线资源分配的目标 | 第19-20页 |
| ·下一代移动通信无线资源分配技术面临的挑战 | 第20-21页 |
| ·下一代移动通信中的跨层设计 | 第21-28页 |
| ·跨层设计的提出及概念 | 第21-22页 |
| ·跨层资源分配的研究现状 | 第22-26页 |
| ·跨层资源分配策略及参数 | 第26-27页 |
|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和意义 | 第27-28页 |
| ·作者主要的研究工作 | 第28-32页 |
| ·跨层势博弈理论及模型设计 | 第29-30页 |
| ·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跨层资源分配仿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第30页 |
| ·信道自适应的自优化跨层资源分配策略 | 第30-31页 |
| ·下一代移动通信中主动式的跨层资源分配策略 | 第31-32页 |
|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32-33页 |
| ·论文的结构 | 第33-34页 |
| ·参考文献 | 第34-39页 |
| 第二章 跨层势博弈理论及模型 | 第39-65页 |
|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 第40-43页 |
| ·势博弈的定义和分类 | 第43-47页 |
| ·势博弈的定义及属性 | 第43-46页 |
| ·势博弈的分类 | 第46-47页 |
| ·完全势博奔 | 第47-51页 |
| ·完全势博弈的分类 | 第47-49页 |
| ·完全势博弈举例 | 第49-51页 |
| ·博弈迭代的收敛 | 第51-56页 |
| ·纳什均衡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 第51-52页 |
| ·势博弈的有限递增属性 | 第52-53页 |
| ·势博弈收敛的准则和时序 | 第53-56页 |
| ·势博弈均衡的稳定性和最优性 | 第56-59页 |
| ·势博弈均衡的稳定性 | 第56-57页 |
| ·势博弈均衡的最优性 | 第57-59页 |
| ·势博弈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 第59-61页 |
| ·蜂窝网络中的功率控制 | 第59-60页 |
| ·认知无线电网络中的功率控制 | 第60-61页 |
| ·无线网络中分布式信道分配 | 第61页 |
| ·跨层势博弈建模 | 第61-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 第三章 跨层资源分配仿真平台建模与实现 | 第65-84页 |
| ·仿真平台结构及相关参数设置 | 第66-68页 |
| ·业务级仿真设计与建模 | 第68-70页 |
| ·系统级仿真设计与建模 | 第70-76页 |
| ·用户生成模块 | 第73-74页 |
| ·调度模块 | 第74页 |
| ·HARO模块 | 第74-75页 |
| ·自适应调制和编码模块 | 第75页 |
| ·干扰计算模块 | 第75-76页 |
| ·仿真结果输出模块 | 第76页 |
| ·链路级仿真设计与建模 | 第76-79页 |
| ·传播路损 | 第77页 |
| ·阴影衰落 | 第77页 |
| ·快衰落 | 第77-78页 |
| ·天线增益 | 第78-79页 |
| ·仿真结果输出模块 | 第79页 |
| ·仿真平台性能验证 | 第79-82页 |
| ·系统级平台验证 | 第79-81页 |
| ·业务级平台验证 | 第81-82页 |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 ·参考文献 | 第83-84页 |
| 第四章 信道自适应的自优化跨层资源分配 | 第84-117页 |
| ·下一代移动通信中的SON技术 | 第85-88页 |
| ·视频流业务跨层资源分配模型 | 第88-90页 |
| ·视频流业务框架 | 第88-89页 |
| ·跨层问题建模 | 第89-90页 |
| ·基于模糊决策的自适应视频跨层资源分配 | 第90-98页 |
| ·多目标优化问题建模 | 第91-92页 |
| ·多目标优化理论 | 第92-93页 |
| ·基于模糊决策的多目标优化问题求解 | 第93-96页 |
| ·模糊多目标决策步骤 | 第96页 |
| ·仿真及性能分析 | 第96-98页 |
| ·分布式自适应视频跨层资源分配 | 第98-104页 |
| ·链路自适应 | 第99页 |
| ·跨层资源分配博弈建模 | 第99-101页 |
| ·约束优化问题PSO求解 | 第101页 |
| ·分布式自适应跨层资源分配步骤 | 第101-102页 |
| ·仿真及分析 | 第102-104页 |
| ·QoS驱动的视频跨层资源分配 | 第104-112页 |
| ·失真感知的QoS预测模型 | 第105-107页 |
| ·QoS驱动的跨层资源分配建模 | 第107-108页 |
| ·仿真及分析 | 第108-11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2-117页 |
| 第五章 主动式跨层资源分配策略研究 | 第117-146页 |
| ·小区间干扰协调模型 | 第118-120页 |
| ·多小区协同动态功率分配 | 第120-126页 |
| ·DPPA算法建模 | 第120-122页 |
| ·分布式功率分配的收敛性 | 第122-123页 |
| ·多小区协同动态功率分配步骤 | 第123-124页 |
| ·仿真及分析 | 第124-126页 |
| ·分布式多小区节能 | 第126-132页 |
|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能耗结构 | 第127-128页 |
| ·分布式多小区节能算法建模 | 第128-130页 |
| ·分布式多小区功率分配步骤 | 第130-131页 |
| ·仿真及性能分析 | 第131-132页 |
| ·主动式跨层干扰协调 | 第132-141页 |
| ·跨层资源分配问题建模 | 第133-135页 |
| ·主动式跨层势博弈模型 | 第135-137页 |
| ·主动式跨层势博弈的收敛性 | 第137-138页 |
| ·仿真及分析 | 第138-1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141-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2-146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46-149页 |
| 缩略词 | 第149-152页 |
| 致谢 | 第152-153页 |
| 个人简历及已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153-154页 |
| 在攻博期间录用、发表和已投的文章 | 第154-1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