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秒激光微部件加工系统集成软件的研究与开发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页 |
| ·课题来源 | 第14页 |
| ·主要研究工作 | 第14-15页 |
| ·论文安排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快速成型在微加工中的应用 | 第17-24页 |
| ·快速成型基础 | 第17-20页 |
| ·快速成型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 第17-18页 |
| ·几种典型的快速成型工艺 | 第18-19页 |
| ·快速成型技术的特点 | 第19-20页 |
| ·快速成型的工业应用 | 第20-21页 |
| ·快速成型制造技术(RP&M)的发展前景 | 第21-22页 |
| ·开发概念模型机 | 第21页 |
| ·研究新的成形方法和工艺 | 第21-22页 |
| ·基于RP& M 的远程设计与制造集成系统研究 | 第22页 |
| ·飞秒激光微部件加工系统介绍 | 第22-23页 |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 第三章 系统的整体设计 | 第24-32页 |
| ·系统整体框架 | 第24-25页 |
| ·光学系统及扫描运动部分 | 第25-26页 |
| ·激光器 | 第25页 |
| ·光路设计 | 第25-26页 |
| ·控制系统硬件 | 第26-27页 |
| ·软件系统 | 第27-30页 |
| ·成型对象的文件管理 | 第28页 |
| ·参数设定模块 | 第28页 |
| ·数据运算处理、管理模块 | 第28-29页 |
| ·图形显示控制模块 | 第29页 |
| ·成型仿真模块 | 第29-30页 |
| ·串行通讯模块 | 第30页 |
| ·系统用户界面设计 | 第30-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四章 加工路径设计 | 第32-48页 |
| ·切片方案的确定 | 第32-35页 |
| ·快速成型的数码堆积原理 | 第32-33页 |
| ·快速成型制造中的STL 数据格式 | 第33-34页 |
| ·STL 模型分层处理的基本过程 | 第34-35页 |
| ·快速成型技术中截面扫描填充算法 | 第35-40页 |
| ·激光快速成型的填充 | 第35页 |
| ·STL 文件分层截面的数据结构及预处理 | 第35-37页 |
| ·分层截面的单调分割 | 第37-40页 |
| ·单调区域中激光运动的轨迹规划 | 第40页 |
| ·环的等距运算和自交处理 | 第40-44页 |
| ·平面等距线的定义[8] | 第40-41页 |
| ·平面等距线的算法 | 第41-42页 |
| ·环的等距运算 | 第42-43页 |
| ·环的集合运算 | 第43-44页 |
| ·OpenGL 概述 | 第44-47页 |
| ·l OpenGL 的功能 | 第45-46页 |
| ·快速成型软件中的OpenGL 技术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五章 系统软件的介绍 | 第48-54页 |
| ·系统软件开发环境概述 | 第48页 |
| ·软件介绍 | 第48-51页 |
| ·软件界面的组成部分 | 第49页 |
| ·软件主要模块 | 第49-51页 |
| ·飞秒激光微部件加工系统集成软件的使用 | 第51-52页 |
| ·软件的应用实例 | 第52-53页 |
| ·成果展示 | 第53-54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4-56页 |
| ·总结 | 第54页 |
| ·展望 | 第54-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