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小学生转化有效性的探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问题学生的国内外相关研究 | 第10-13页 |
·国内研究 | 第10-12页 |
·关于问题学生的界定,国内的研究者众说纷纭 | 第10-11页 |
·“问题学生”的影响因素 | 第11页 |
·“问题学生”的转化策略 | 第11-12页 |
·国外研究 | 第12-13页 |
·对问题行为的理解 | 第12页 |
·对“问题学生”的偏差行为的预防对策 | 第12-13页 |
第二章 问题小学生转化的理论概述 | 第13-18页 |
·问题小学生的界定 | 第13-14页 |
·教师主要关注学习 | 第13页 |
·家长把问题归于外因 | 第13页 |
·同学主要关注纪律 | 第13页 |
·自我评价多为约束能力差 | 第13-14页 |
·问题小学生的分类 | 第14-15页 |
·学习问题 | 第14页 |
·纪律问题 | 第14页 |
·心理问题 | 第14-15页 |
·社会适应性问题 | 第15页 |
·问题小学生转化的意义 | 第15-16页 |
·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 | 第15页 |
·有利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稳定 | 第15-16页 |
·有利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 第16页 |
·转化有效性的界定 | 第16-18页 |
第三章 问题小学生转化的现状分析 | 第18-24页 |
·教师方面 | 第18-20页 |
·转化工作主要依靠经验总结 | 第18页 |
·转化观念和实际行为存在偏差 | 第18-19页 |
·对转化效果信心不足 | 第19-20页 |
·学生方面 | 第20-22页 |
·“问题表现”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 | 第20页 |
·极易出现反复性 | 第20-21页 |
·存在极少数“伪问题学生” | 第21页 |
·家庭教育有缺失 | 第21-22页 |
·有效性方面 | 第22-24页 |
·有效转化所占比例较低 | 第22页 |
·有效转化的关键在于学生自身 | 第22-24页 |
第四章 问题小学生转化的典型案例分析 | 第24-30页 |
·润物细无声 | 第24-25页 |
·闪光点成为转折点 | 第25-26页 |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 第26-3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30-33页 |
·平衡小学教师性别比例 | 第30页 |
·学校慎重选择班主任 | 第30-31页 |
·构建年龄结构合理的班主任队伍 | 第30-31页 |
·选择师德高尚的教师担任班主任 | 第31页 |
·建立班主任跟班制 | 第31页 |
·学校给予条件支持 | 第31-32页 |
·合理分配教学任务 | 第31页 |
·倡导教师合作,建立联动机制 | 第31页 |
·针对教师进行专项培训 | 第31页 |
·针对学生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 第31-32页 |
·教师积极探索有效转化方式 | 第32页 |
·教师转化工作以预防问题发生为主 | 第32页 |
·学生家长提高自身素质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34-35页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