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CC示范工程回热器的研究与设计及计算软件的开发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发展的背景 | 第10页 |
| ·IGCC 回热器研究现状和意义 | 第10-13页 |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回热器系统组成及各换热器的总体设计 | 第14-22页 |
| ·回热器系统的组成 | 第14-16页 |
| ·换热器的结构及参数 | 第16-20页 |
| ·燃气冷却器 | 第16-18页 |
| ·净燃气过热器 | 第18-19页 |
| ·空气冷却器 | 第19-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 第三章 回热器的热工计算和设计结果 | 第22-47页 |
| ·引言 | 第22-25页 |
| ·设计软件:Aspen HTFS+介绍 | 第24页 |
| ·利用TASC 设计换热器的步骤 | 第24-25页 |
| ·燃气冷却器的设计 | 第25-32页 |
| ·燃气冷却器的设计要求 | 第26页 |
| ·燃气冷却器的设计结果 | 第26-32页 |
| ·净燃气过热器的设计 | 第32-39页 |
| ·净燃气过热器的设计要求 | 第33页 |
| ·净燃气过热器的设计结果 | 第33-39页 |
| ·空气冷却器的设计 | 第39-46页 |
| ·空气冷却器的设计要求 | 第39页 |
| ·空气冷却器的设计结果 | 第39-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四章 多组分高压力回热器计算方法与校核计算 | 第47-67页 |
| ·燃气冷却器的计算方法与校核计算 | 第47-53页 |
| ·中国天辰的燃气冷却器设计结果 | 第47-48页 |
| ·确定物性数据 | 第48页 |
| ·传热面积 | 第48-49页 |
| ·热流量核算 | 第49-51页 |
| ·壁温计算 | 第51-52页 |
| ·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阻力 | 第52-53页 |
| ·净燃气过热器的计算方法与校核计算 | 第53-60页 |
| ·中国天辰的净燃气过热器设计结果 | 第53-54页 |
| ·确定物性数据和结构参数 | 第54-55页 |
| ·平均传热温差 | 第55页 |
| ·换热核算 | 第55-58页 |
| ·壁温计算 | 第58页 |
| ·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阻力 | 第58-60页 |
| ·空气冷却器的计算方法与校核计算 | 第60-66页 |
| ·中国天辰的空气冷却器设计结果 | 第60-61页 |
| ·确定物性数据和结构参数 | 第61页 |
| ·传热面积 | 第61-62页 |
| ·换热核算 | 第62-64页 |
| ·壁温计算 | 第64-65页 |
| ·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阻力 | 第65-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第五章 回热器设计程序的开发 | 第67-77页 |
| ·回热器程序开发的意义 | 第67页 |
| ·开发平台介绍 | 第67-69页 |
| ·回热器设计程序的开发过程 | 第69-76页 |
| ·回热器设计程序的流程图 | 第69页 |
| ·回热器设计程序界面介绍 | 第69-75页 |
| ·回热器设计程序使用步骤 | 第75页 |
| ·回热器设计程序的检验 | 第75-76页 |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 ·总结 | 第77-78页 |
| ·展望 | 第78-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录用、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2-84页 |
| 答辩决议书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