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导言 | 第11-14页 |
一、 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 第11页 |
二、 私募股权基金利益平衡机制研究文献的综述 | 第11-12页 |
三、 本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的利益平衡机制概述 | 第14-22页 |
第一节 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概述 | 第14-18页 |
一、 私募股权基金的概念及在我国的发展 | 第14-15页 |
二、 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的选择 | 第15-17页 |
三、 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投资的相关利益主体 | 第17-18页 |
第二节 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的利益平衡机制基础 | 第18-20页 |
一、 基于私募股权基金的委托——代理关系 | 第18-19页 |
二、 基于有限合伙企业的合伙关系 | 第19-20页 |
第三节 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的利益平衡机制内容简述 | 第20-22页 |
一、 利益平衡理念的内涵 | 第20-21页 |
二、 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利益平衡机制的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利益平衡机制的法律分析 | 第22-37页 |
第一节 利益平衡机制的主体分析 | 第22-23页 |
一、 基金投资人(有限合伙人) | 第22页 |
二、 基金管理人(普通合伙人) | 第22-23页 |
三、 基金投资人和基金管理人的关系 | 第23页 |
第二节 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各主体的利益冲突及原因 | 第23-29页 |
一、 基金投资人与基金管理人的利益冲突表现 | 第23-26页 |
二、 基金投资人与基金管理人的利益冲突原因分析 | 第26-29页 |
第三节 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的利益平衡机制分析 | 第29-37页 |
一、 利益平衡的原则 | 第29-30页 |
二、 利益平衡的价值选择 | 第30-32页 |
三、 利益平衡机制的制度安排 | 第32-37页 |
第三章 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利益平衡机制的比较借鉴 | 第37-49页 |
第一节 美国利益平衡机制的研究 | 第37-44页 |
一、 美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概述 | 第37-38页 |
二、 美国立法对各主体利益平衡的相关制度 | 第38-41页 |
三、 有限合伙协议的利益平衡 | 第41-44页 |
第二节 我国有限合伙私募股权基金的利益平衡机制现状 | 第44-49页 |
一、 立法政策对基金投资人和管理人的利益平衡 | 第44-47页 |
二、 本土有限合伙协议的设计与利益平衡 | 第47-49页 |
第四章 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利益平衡机制的完善 | 第49-62页 |
第一节 利益平衡机制的内部自我完善 | 第49-58页 |
一、 关联交易的制度设计 | 第49-50页 |
二、 基金管理人的勤勉义务与其他基金的运行 | 第50-52页 |
三、 承诺出资制下的博弈与利益平衡 | 第52-54页 |
四、 基金合伙权益处分的限制及利益平衡 | 第54-56页 |
五、 基金管理控制权的分配 | 第56-58页 |
第二节 法律政策的外部支持 | 第58-62页 |
一、 严格私募股权基金市场主体准入 | 第58-60页 |
二、 完善相关立法,加强外部监管 | 第60-62页 |
结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6-67页 |
后记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