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还魂戏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引言 | 第9-13页 |
| ·研究现状述评 | 第9-11页 |
| ·研究意义、目标及研究思路 | 第11-13页 |
| 第一章 还魂戏的主题思想 | 第13-29页 |
| ·痴男怨女的还魂——对爱情的歌颂 | 第15-18页 |
| ·贞女烈妇和悍妇的还魂---对妇德的张扬 | 第18-22页 |
| ·冤死者的还魂---对社会正义的呼唤 | 第22-24页 |
| ·修行剧中的还魂——佛道思想的直接体现 | 第24-29页 |
| 第二章 还魂戏的叙事特点 | 第29-41页 |
| ·叙事时间:预叙手法的大量运用 | 第29-34页 |
| ·开场家门大意 | 第29-30页 |
| ·算命、卜卦、偈语 | 第30-32页 |
| ·梦境 | 第32-34页 |
| ·叙事结构:二元对立结构的运用 | 第34-41页 |
| ·生与死 | 第34-37页 |
| ·情与理 | 第37-39页 |
| ·善与恶 | 第39-41页 |
| 第三章 还魂戏的文化意蕴 | 第41-54页 |
| ·灵魂观念与叙事传统的交融 | 第41-44页 |
| ·欣赏习惯和审美趣味的体现 | 第44-47页 |
| ·民俗信仰和教化功能的结合 | 第47-50页 |
| ·时代语境和名家作品的承袭 | 第50-54页 |
| 第四章 还魂戏的演出形态 | 第54-64页 |
| ·魂游之态和戏曲的神似美学 | 第54-59页 |
| ·还魂之状与超脱的空间意识 | 第59-64页 |
| 结语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 附录 | 第70-80页 |
| 致谢 | 第80-81页 |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