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国家法、宪法论文

结社权的民主意义探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7-10页
第一章 问题的切入:直接民主与代议制民主的制度缺陷第10-24页
 一、作为一种理想化民主形式的直接民主第10-13页
 二、作为间接民主主要实现形式的代议制第13-15页
 三、代议制民主的制度瑕疵第15-20页
 四、结社权与间接民主的内在关系第20-24页
第二章 结社权的一般理论与制度梳理第24-33页
 一、当代市民社会理论框架下的社团第24-29页
  (一) “三分法”的当代市民社会理论第24-26页
  (二) 社团的规范性特征第26-27页
  (三) 社团在“政治国家—市民社会”理论范式中的意义第27-29页
 二、结社权:现代民主社会的宪法权利第29-33页
  (一) 为什么结社权是一项宪法权利第29-31页
  (二) 关于结社权的宪法制度评析第31-33页
第三章 结社权对代议制民主缺陷的补正第33-45页
 一、“强势民主”的形成第33-36页
  (一) 弱势民主与强势民主的区分第33-34页
  (二) 结社——强势民主的重要实现途径第34-36页
 二、少数人利益的保护第36-38页
  (一) 少数人利益保护的正当性第36-37页
  (二) 结社权对“多数原则”的补充作用第37-38页
 三、“非正式”民主立法程序的建构第38-41页
 四、大众参与原则与精英统治原则的结合第41-45页
  (一) 精英政治与民主的关系第41-42页
  (二) 结社权——大众参与与精英统治的桥梁第42-45页
第四章 结社权对国家权力的制约第45-56页
 一、传统权力制约理论的反思第45-50页
  (一) 以权力制约权力第45-47页
  (二) 以权利制约权力第47-50页
 二、以社会权力制约国家权力第50-56页
  (一) 社会权力及其与结社权的关系第50-52页
  (二) “以社会权力制约国家权力”的优越性第52-54页
  (三) 社会权力制约国家权力的主要形式第54-56页
第五章 结社权对民主生活方式的塑造第56-68页
 一、民主:一种双向进程第56-58页
 二、民主生活方式的一般理论分析第58-61页
  (一) 民主意识——民主生活方式的主观条件第58-59页
  (二) 沟通与协商——民主生活方式的实现形式第59-60页
  (三) 社会自治——民主生活方式的实质内容第60-61页
 三、结社权与民主的生活方式第61-68页
  (一) 结社权有助于民主精神的培育第61-63页
  (二) 结社权为沟通与协商提供了基础性平台第63-65页
  (三) 结社权构成了社会有效自治的前提第65-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谢辞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北少数民族农村家庭养老支持影响因素研究--以甘肃天祝县为例
下一篇:刑事和解制度研究--兼论我国基层检察院刑事和解制度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