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填充墙-框架结构主要破坏特征 | 第11-15页 |
1.2.1 填充墙对RC框架结构的影响 | 第11-13页 |
1.2.2 填充墙破坏模式 | 第13-15页 |
1.3 摇摆结构体系的研究发展 | 第15-21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2章 摇摆填充墙-框架结构体系 | 第22-30页 |
2.1 框架结构中填充墙的简化模型 | 第22-24页 |
2.2 摇摆墙-框架体系 | 第24-26页 |
2.2.1 摇摆墙体的设计 | 第24-25页 |
2.2.2 摇摆墙根部的构造及楼层的连接件 | 第25-26页 |
2.3 摇摆填充墙-框架结构体系 | 第26-29页 |
2.3.1 摇摆填充墙的设计理念 | 第26页 |
2.3.2 摇摆填充墙-框架的构造 | 第26-28页 |
2.3.3 摇摆填充墙的优点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外廊式整体摇摆框架结构Pushover分析 | 第30-64页 |
3.1 模型建立 | 第30-37页 |
3.1.1 工程概况 | 第30-32页 |
3.1.2 填充墙简化模型的数值模拟 | 第32-35页 |
3.1.3 摇摆填充墙基础的模拟 | 第35-36页 |
3.1.4 塑性铰定义 | 第36-37页 |
3.2 静力非线性分析方法 | 第37-39页 |
3.2.1 基本原理 | 第37页 |
3.2.2 静力非线性的分析过程 | 第37-39页 |
3.3 外廊式框架的摇摆方案 | 第39-40页 |
3.3.1 结构摇摆填充墙初选方案 | 第39页 |
3.3.2 结构整体摇摆最终方案 | 第39-40页 |
3.4 整体摇摆方案的分析结果 | 第40-62页 |
3.4.1 自振周期对比 | 第40-41页 |
3.4.2 基底剪力-顶点位移关系 | 第41-44页 |
3.4.3 楼层剪力与层间位移 | 第44-55页 |
3.4.4 外廊式框架整体摇摆后的刚体位移和弹塑性位移 | 第55-57页 |
3.4.5 塑性铰分布和发展 | 第57-6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4章 外廊式整体摇摆框架结构动力时程分析 | 第64-72页 |
4.1 建立模型 | 第64-66页 |
4.1.1 模型概况 | 第64页 |
4.1.2 地震波选取及调整 | 第64-66页 |
4.2 分析结果 | 第66-70页 |
4.2.1 摇摆特点分析 | 第66-69页 |
4.2.2 结构层间位移角 | 第69-7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作者简介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