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力缆绳离轨特性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课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离轨方式 | 第9-10页 |
·电动力缆绳离轨方式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1-17页 |
·美国在电动力缆绳离轨方面的发展概况 | 第11-14页 |
·其他各国在电动力缆绳离轨方面的发展概况 | 第14-17页 |
·我国在电动力缆绳离轨方面的发展概况 | 第17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空间飞行器轨道动力学基础理论 | 第19-29页 |
·引言 | 第19页 |
·坐标系与坐标变换 | 第19-22页 |
·常用坐标系 | 第19-21页 |
·坐标变换 | 第21-22页 |
·卫星轨道运动模型 | 第22-28页 |
·轨道六根数 | 第22页 |
·轨道运动学模型 | 第22-25页 |
·沿开普勒轨道运动的时间历程 | 第25-27页 |
·轨道周期 | 第27-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电动力拉力作用下的离轨研究 | 第29-50页 |
·引言 | 第29页 |
·电动力拉力的产生——洛仑兹力 | 第29-30页 |
·精确地磁场模型 | 第30-33页 |
·地磁场概述 | 第30页 |
·地磁场模型的建立 | 第30-33页 |
·电动力离轨 | 第33-37页 |
·离轨时间的预估 | 第33-36页 |
·轨道倾角变化 | 第36-37页 |
·最大化电动力拉力 | 第37-41页 |
·力与力矩的平衡分析 | 第37-39页 |
·稳定缆绳的力矩平衡 | 第39-41页 |
·精确地磁场模型下电动力拉力的确定 | 第41-42页 |
·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42-49页 |
·偶极子地磁场模型电动力离轨仿真 | 第42-45页 |
·精确地磁场模型电动力离轨仿真 | 第45-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大气阻力和J2项摄动对离轨的影响 | 第50-73页 |
·引言 | 第50页 |
·轨道摄动方程 | 第50-51页 |
·大气阻力摄动 | 第51-53页 |
·CIRA大气密度模型 | 第51-52页 |
·气动力 | 第52-53页 |
·地球扁率摄动 | 第53-57页 |
·均质椭球的势函数 | 第53-54页 |
·地球扁率的摄动效果 | 第54-57页 |
·仿真与结果分析 | 第57-71页 |
·加入大气摄动离轨过程仿真 | 第57-62页 |
·加入地球扁率摄动离轨过程仿真 | 第62-67页 |
·同时计入大气阻力与地球扁率摄动离轨过程仿真 | 第67-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5章 电动力缆绳参数变化对离轨的影响 | 第73-77页 |
·引言 | 第73页 |
·变化电动力缆绳的参数离轨效果仿真 | 第73-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结论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2-83页 |
附录1 | 第83-85页 |
附录2 | 第85-86页 |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第86页 |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 第86页 |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涉密论文管理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