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经济帮助制度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一章 离婚经济帮助制度的内涵及其必要性 | 第12-30页 |
| ·离婚经济帮助制度的内涵 | 第12-22页 |
| ·离婚经济帮助制度的概念 | 第12-13页 |
| ·经济帮助的性质 | 第13-15页 |
| ·离婚经济帮助制度的功能 | 第15-19页 |
| ·离婚经济帮助制度与相关制度间的区别 | 第19-22页 |
| ·离婚经济帮助制度存在的必要性 | 第22-30页 |
| ·历史的选择 | 第22-24页 |
| ·离婚经济帮助制度符合我国国情 | 第24-27页 |
| ·离婚经济帮助制度的缺陷可以通过制度完善予以克服 | 第27-30页 |
| 第二章 离婚经济帮助制度实施现状 | 第30-36页 |
| ·离婚经济帮助制度的法律规范 | 第30-32页 |
| ·法律规范 | 第30-31页 |
| ·离婚经济帮助制度的执行情况 | 第31页 |
| ·原因分析 | 第31-32页 |
| ·我国离婚经济帮助制度的缺陷 | 第32-36页 |
| ·法律规范上采取单要件主义不够科学 | 第32-33页 |
| ·"生活困难"的标准不适应当代需求 | 第33页 |
| ·欠缺确定经济帮助数额的计算方法及考量因素 | 第33-34页 |
| ·缺乏变更条件 | 第34页 |
| ·终止要件规定不完善 | 第34-35页 |
| ·经济帮助的执行缺乏保障措施 | 第35-36页 |
| 第三章 国外离婚扶养制度的介绍 | 第36-45页 |
| ·适用条件 | 第36-37页 |
| ·获得扶养费的要件 | 第36页 |
| ·被请求方的给付能力 | 第36-37页 |
| ·请求方"需要扶养"的判断标准 | 第37页 |
| ·离婚扶养的内容 | 第37-41页 |
| ·提供住房的扶养方式 | 第37-39页 |
| ·确定扶养费数额的标准 | 第39-41页 |
| ·离婚扶养费的变更 | 第41-42页 |
| ·数额上的变更 | 第41页 |
| ·期限的变更 | 第41-42页 |
| ·原判不给付扶养费的变更 | 第42页 |
| ·离婚扶养的终止要件 | 第42-43页 |
| ·离婚扶养终止的原因 | 第42-43页 |
| ·离婚扶养终止的方法 | 第43页 |
| ·离婚扶养费执行保障措施 | 第43-45页 |
| 第四章 完善我国离婚经济帮助制度的思考 | 第45-60页 |
| ·离婚经济帮助制度的适用条件 | 第45-50页 |
| ·我国应采双要件主义 | 第45页 |
| ·有提供经济帮助能力的判断 | 第45-47页 |
| ·生活困难标准 | 第47-50页 |
| ·离婚经济帮助制度的内容 | 第50-56页 |
| ·经济帮助方式的完善 | 第50-53页 |
| ·数额确定的考量因素 | 第53-55页 |
| ·经济帮助的限制 | 第55-56页 |
| ·离婚经济帮助的变更 | 第56-57页 |
| ·离婚经济帮助的终止 | 第57-58页 |
| ·离婚经济帮助的执行保障措施 | 第58-60页 |
| 结语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