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8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6页 |
| ·秸秆还田效应研究 | 第16-20页 |
| ·木质素、木质素降解及农用 | 第20-26页 |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6-28页 |
| ·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 ·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8-31页 |
| ·试验材料 | 第28页 |
| ·供试土壤 | 第28页 |
| ·供试秸秆和秸秆木质素 | 第28页 |
| ·研究方法 | 第28-31页 |
| ·测定方法 | 第28-30页 |
| ·数据分析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秸秆和秸秆木质素在土壤中的降解 | 第31-37页 |
| ·试验设计 | 第31-3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2-36页 |
| ·秸秆和秸秆木质素对土壤中有机物结构变化的影响 | 第32-34页 |
| ·秸秆和秸秆木质素对不同类型碳分布的影响 | 第34-36页 |
| ·小结 | 第36-37页 |
| 第四章 秸秆和秸秆木质素对土壤碳的影响 | 第37-49页 |
| ·试验设计 | 第37-39页 |
| ·土壤培养试验 | 第37页 |
| ·盆栽试验 | 第37-38页 |
| ·田间试验 | 第38-3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9-48页 |
| ·秸秆和秸秆木质素对土壤腐殖酸含量的影响 | 第39-42页 |
| ·秸秆和秸秆木质素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 第42-46页 |
| ·秸秆和秸秆木质素对土壤C/N 比的影响 | 第46-48页 |
| ·小结 | 第48-49页 |
| ·土壤腐殖酸 | 第48页 |
| ·土壤活性有机碳 | 第48页 |
| ·土壤碳氮比 | 第48-49页 |
| 第五章 秸秆和秸秆木质素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第49-68页 |
| ·试验设计 | 第49-50页 |
| ·培养试验 | 第49页 |
| ·盆栽试验 | 第49页 |
| ·田间试验 | 第49-50页 |
| ·结果分析 | 第50-62页 |
| ·秸秆和秸秆木质素对土壤pH 和土壤EC 的影响 | 第50-54页 |
| ·秸秆和秸秆木质素对土壤硝态氮和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 第54-57页 |
| ·秸秆和秸秆木质素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第57-62页 |
| ·土壤腐殖酸、土壤活性有机碳及土壤酶活性之间的关系 | 第62-66页 |
| ·土壤腐殖酸含量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 | 第62-64页 |
| ·土壤活性有机碳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 | 第64-66页 |
| ·土壤腐殖酸与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关系 | 第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 ·土壤pH 值和土壤电导率 | 第66-67页 |
| ·土壤硝态氮和土壤铵态氮 | 第67页 |
| ·土壤酶活性 | 第67页 |
| ·土壤腐殖酸、土壤活性有机碳和土壤酶活性的关系 | 第67-68页 |
| 第六章 秸秆和秸秆木质素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第68-76页 |
| ·试验设计 | 第68页 |
| ·盆栽试验 | 第68页 |
| ·田间试验 | 第6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8-75页 |
| ·秸秆和秸秆木质素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第68-71页 |
| ·秸秆和秸秆木质素对植株全氮的影响 | 第71-74页 |
| ·秸秆和秸秆木质素对作物吸氮量的影响 | 第74-75页 |
| ·小结 | 第75-76页 |
| ·秸秆和秸秆木质素对盆栽试验产量的影响 | 第75页 |
| ·秸秆和秸秆木质素对田间试验产量的影响 | 第75-76页 |
| 第七章 全文结论及展望 | 第76-79页 |
| ·研究结论 | 第76-77页 |
| ·创新点 | 第77-78页 |
| ·研究展望 | 第78-79页 |
| 附图:核磁共振谱图 | 第79-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87-98页 |
| 致谢 | 第98-99页 |
| 作者简历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