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组织理论在虚拟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致谢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研究该课题的背景、目的、意义及内容框架 | 第10页 |
·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综述 | 第10-13页 |
·国内研究概括 | 第10-11页 |
·国外研究概括 | 第11-13页 |
第二章 自组织理论基本原理 | 第13-20页 |
·耗散结构理论 | 第13-15页 |
·耗散结构理论基本原理 | 第13-14页 |
·耗散结构的形成条件 | 第14-15页 |
·耗散结构的特征 | 第15页 |
·超循环理论 | 第15-17页 |
·超循环理论基本原理 | 第15-16页 |
·超循环的形成条件 | 第16页 |
·超循环结构演化的因素 | 第16-17页 |
·协同理论 | 第17-20页 |
·协同理论基本原理 | 第17-18页 |
·协同理论主要机理 | 第18-20页 |
第三章 虚拟企业基本原理 | 第20-28页 |
·虚拟企业基本概念 | 第20-21页 |
·虚拟企业的特点 | 第21-23页 |
·资源共享,风险共担 | 第21页 |
·动态联盟,响应快速 | 第21页 |
·并行运作 | 第21-22页 |
·界限模糊 | 第22页 |
·经营灵活 | 第22页 |
·研发高效 | 第22-23页 |
·互利共赢 | 第23页 |
·虚拟企业的几种常见组织模式 | 第23-24页 |
·构建虚拟企业的条件 | 第24-25页 |
·基本条件 | 第24页 |
·运行平台 | 第24-25页 |
·构建虚拟企业的基本程序 | 第25-28页 |
·把握机遇,确定目标 | 第25-26页 |
·选择合作伙伴 | 第26页 |
·选择合作项目 | 第26页 |
·设计虚拟企业的组织架构 | 第26页 |
·建立虚拟企业反馈机制 | 第26-28页 |
第四章 虚拟企业的自组织机制 | 第28-31页 |
·虚拟企业的自组织条件分析 | 第28-29页 |
·自组织机制在虚拟企业中的实现 | 第29-31页 |
第五章 耗散结构理论在虚拟企业中的应用 | 第31-37页 |
·高度开放是虚拟企业的成功之道 | 第31-32页 |
·远离平衡是虚拟企业的发展之源 | 第32-33页 |
·非线性关系是虚拟企业的经营之魂 | 第33-34页 |
·涨落是虚拟企业的进步之匙 | 第34-37页 |
第六章 超循环理论在虚拟企业中的应用 | 第37-42页 |
·虚拟企业系统的三层循环 | 第37-39页 |
·反应循环 | 第38页 |
·催化循环 | 第38-39页 |
·超循环 | 第39页 |
·基于超循环的虚拟企业运行机制 | 第39-42页 |
·超循环的运行模式 | 第39-40页 |
·完善虚拟企业的开放机制 | 第40页 |
·建立基于战略合作的竞争机制 | 第40-41页 |
·合理利用突变,促进联盟发展 | 第41-42页 |
第七章 协同理论在虚拟企业中的应用 | 第42-47页 |
·虚拟企业系统的协同运行机制 | 第42-43页 |
·建立高效的协同研发机制 | 第43-45页 |
·对各成员企业的生产计划与控制进行协同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