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国民经济管理论文--生产行业管理论文

农村食品安全法制研究

内容提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1 引言第8-9页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8页
   ·论文结构安排第8-9页
2 农村食品安全状况调查第9-19页
   ·农村食品安全现状调查第9-10页
     ·调查区域第9页
     ·调查对象第9-10页
     ·调查方法第10页
       ·文献资料法第10页
       ·问卷调查第10页
       ·访谈法第10页
   ·调查结果分析第10-17页
     ·被调查农村居民家庭的消费情况和消费心理第10-12页
       ·被调查农村居民家庭的整体食品消费情况第10-11页
       ·农村居民购买食品的主要渠道及考虑的因素第11-12页
     ·被调查农村居民家庭对食品安全的认识情况和认识态度第12-14页
       ·农村居民对食品质量安全知识的了解情况第12-13页
       ·农村居民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关注情况和态度第13-14页
     ·农村食品经营户对食品质量安全的关注和了解情况第14-15页
     ·农村食品经营户对经营的食品质量安全的管理控制状况第15-16页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检查情况第16-17页
   ·农村居民食品消费特点第17页
     ·农村居民在选取食品时,首选要素是价格第17页
     ·农村消费者识假辨假能力差第17页
     ·农村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不高第17页
   ·农村食品经营者经营特点第17-19页
     ·经营形式呈多样化且规范性差第17-18页
     ·进货渠道和运输过程难以保证食品安全第18-19页
3 农村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9-22页
   ·农村地区地域广大与食品安全监管力量不足的矛盾第19页
   ·农村地区配送方式落后与该地区市场需求增长的矛盾第19页
   ·食品质量差、价格低与农村消费者需求间的矛盾第19-20页
   ·农村地区食品安全违法的复杂性与监管不足的矛盾第20-21页
   ·现行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不完整第21-22页
     ·消费者的权益无法得到充分保证第21页
     ·存在“真空”和“交叉”地带第21-22页
     ·企业违法后付出的代价较低第22页
4 农村食品安全法制思考和建议第22-35页
   ·农村食品安全法制的思考第22-27页
     ·基本概念的界定第22-23页
     ·食品安全法律规制的基本原则第23-24页
       ·从生产至消费的原则第23页
       ·风险评估和分析原则第23页
       ·公开原则第23页
       ·效率评估原则第23-24页
       ·主要责任原则由食品供应者承担第24页
       ·灵活性原则第24页
     ·农村食品安全评价指标的建立第24-27页
       ·生产者因素第24-26页
       ·经营者因素第26页
       ·消费者因素第26页
       ·政府因素第26-27页
   ·农村食品安全法律体制的建议第27-35页
     ·提高农民自身意识第27页
     ·法制建设第27-35页
       ·全面构建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第27-28页
       ·完善农业标准化制度第28-29页
       ·建立健全农业系统的质量体系认证制度第29-30页
       ·健全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第30页
       ·建立健全食品质量监督检查制度第30-31页
       ·建立红黑名单公布制度第31-32页
       ·建全食品召回制度第32-34页
       ·构建完善的监控体系第34-35页
5 结论第35-36页
后记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0页
附录A 农村食品消费者调查问卷第40-43页
附录B 农村食品经营户调查问卷第43-46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46-47页
详细摘要第47-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嫁妆基金制度研究
下一篇:冷战后中国对联合国维和机制的支持态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