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耳鼻咽喉科学论文--耳科学、耳疾病论文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小耳畸形综合症患者面部软组织三维测量及三维耳模应用的研究

关键词第1-7页
摘要第7-11页
 第一部分中文第7-9页
 第一部分英文第9-11页
摘要第11-15页
 第二部分中文第11-13页
 第二部分英文第13-15页
前言第15-17页
第一部分 小耳畸形综合症患者面部软组织对称性的三维激光测量及初步分析第17-55页
 一、一般临床资料第17-18页
 二、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面部软组织的扫描、重建及测量第18-31页
  1、系统结构及操作平台第18-19页
  2、测量及图像处理流程第19-23页
  3、面部软组织测量的标定点和参照平面的确立第23-25页
  4、面部软组织的三维测量第25-31页
 三、结果第31-44页
  1、面部测量指标的分析及统计方法第32页
  2、面部标定点空间距离的分析第32-39页
  3、弧长的分析第39-40页
  4、角度的分析第40-43页
  5、面积的分析第43-44页
 四、讨论第44-49页
  1、小耳畸形综合征面部畸形研究的现状第44-46页
  2、面中线的确定第46-47页
  3、误差的控制第47页
  4、下颌区畸形是小耳畸形综合症面部不对称畸形最主要表现第47-48页
  5、小耳畸形综合症面部不对称畸形的治疗第48-49页
 五、结论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第二部分 三维耳模在外耳再造耳支架雕刻中的应用研究第55-86页
 一、一般临床资料第56-60页
  1、一般资料第56页
  2. 调查随访对象第56页
  3、随访调查内容第56-57页
  4、再造耳廓形状及对称性的评价方法第57-58页
  5、再造耳廓耳颅角的评价方法第58-60页
 二、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和快速成型技术进行三维耳模的制作第60-64页
  1、系统结构及实现平台第60页
  2、测量及数据处理流程第60-64页
  3、应用快速成型技术制作三维耳模型第64页
 三、外耳再造术中应用三维耳模型进行耳支架的雕刻第64-70页
  1、术前准备第64-65页
  2、手术方法第65-70页
 四、结果第70-78页
  1、患者的年龄分布第70-72页
  2、再造耳廓形态及对称性的评价及统计学分析第72-75页
  3、再造耳廓耳颅角的评价及统计学分析第75-78页
 五、讨论第78-82页
  1. 误差的控制第78-79页
  2、年龄段的划分的依据第79页
  3、三维耳模及胶片耳模的优缺点第79-80页
  4、关于年龄组和再造耳廓显著性差异的讨论第80页
  5、关于耳模与耳支架大小的对称性第80-82页
 六、结论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86页
文献综述第86-102页
 参考文献第95-102页
个人简历第102-103页
致谢第103-104页

论文共10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组胺及抗组胺药物对单离的豚鼠鼻粘膜纤毛细胞运动的影响
下一篇:行政备案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