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公司财务会计报告法定审计制度理论综述 | 第12-19页 |
一、需要厘清的几个概念 | 第12-15页 |
(一) 法定审计概念指证 | 第12页 |
(二) 法定审计与几个相关概念的区别 | 第12-15页 |
二、公司财务会计报告法定审计制度的历史演进 | 第15-17页 |
(一) 历史沿革追踪 | 第15-16页 |
(二) 历史演进中具有认识意义的几个要素 | 第16-17页 |
三、公司财务会计报告法定审计的制度构成 | 第17-19页 |
(一) 公司财务会计报告法定审计制度的架构基础 | 第17-18页 |
(二) 公司财务会计报告法定审计的制度构成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公司财务会计报告法定审计制度的法理机理考察 | 第19-26页 |
一、降低代理成本的解决途径之一—法定审计制度产生的法理基础 | 第19-20页 |
二、审计效益与审计成本的配比—法定审计模式的选择理念 | 第20-22页 |
(一) 法定审计制度效益考察 | 第21-22页 |
(二) 法定审计成本考察 | 第22页 |
三、独立性—法定审计的存在价值 | 第22-24页 |
四、服务于监管—现代法定审计制度不能忽视的设计目标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公司财务会计报告法定审计制度比较研究 | 第26-36页 |
一、公司财务会计报告法定审计的国外立法 | 第26-33页 |
(一) 法定审计独立性保障制度 | 第26-31页 |
(二) 法定审计范围 | 第31-32页 |
(三) 审计材料的获取以及法律责任保障制度 | 第32-33页 |
二、我国《公司法》的规定 | 第33-34页 |
三、比较研究的结果 | 第34-36页 |
(一) 法定审计制度的立法模式 | 第34页 |
(二) 法定审计制度的制度内容 | 第34页 |
(三) 法定审计制度的立法趋势分析 | 第34-35页 |
(四) 我国法定审计制度的借鉴 | 第35-36页 |
第四章 质疑与选择思考—以我国现行公司法的规定为参照 | 第36-49页 |
一、质疑与选择思考之一:会计师事务所的选任权 | 第36-40页 |
(一) 质疑 | 第36-39页 |
(二) 选择 | 第39-40页 |
二、质疑与选择思考之二:法定审计模式 | 第40-45页 |
(一) 迷惘的立法规定 | 第40-41页 |
(二) 制度设计应考量的几个因素 | 第41-43页 |
(三) 对我国《公司法》法定审计模式立法的认识与建议 | 第43-45页 |
三、质疑与选择思考之三:公司提供审计材料的义务 | 第45-46页 |
四、质疑与选择思考之四:法定审计独立性保障制度设计 | 第46-49页 |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54页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