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引言 | 第12-26页 |
·作物化感作用种质资源的评价方法 | 第13-17页 |
·迟播共培法(The relay seeding co-cultured bioassay) | 第13-14页 |
·浸提液生物测试法(Aqueous extract screening bioassays) | 第14页 |
·等隔离体积共培法(Equal-compartment agar method) | 第14-15页 |
·植物箱生物测试法(Plant box bioassay) | 第15页 |
·特征性次生物质标记法(Specific secondary metabolite marker) | 第15页 |
·化感—竞争分离法(Seperation method of allelopathy and competition) | 第15-16页 |
·田间抑制圈测试法(Field test method based on radial area from the base of donor plant) | 第16页 |
·土壤-琼脂三明治法测定(Soil agar sandwich method) | 第16页 |
·化感潜力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16-17页 |
·化感作用种质资源的筛选与遗传多样性 | 第17-18页 |
·化感物质分离与鉴定 | 第18-19页 |
·遗传多样性与分子标记 | 第19-24页 |
·RFLP(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标记 | 第20页 |
·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sm DNA)标记 | 第20-21页 |
·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标记 | 第21页 |
·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标记 | 第21页 |
·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 polymorphism)标记 | 第21-22页 |
·CAPS(Cleaved amplified polymorphic sequences)标记 | 第22页 |
·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标记 | 第22-23页 |
·VNTR(Variable Number of Tandem Repaets)标记 | 第23页 |
·SSCP(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标记 | 第23页 |
·分子标记技术的选择 | 第23-24页 |
·小麦化感作用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4-26页 |
·小麦化感作用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小麦化感作用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6-31页 |
·材料 | 第26页 |
·植物材料 | 第26页 |
·ISSR引物 | 第26页 |
·方法 | 第26-31页 |
·试验设计 | 第26-27页 |
·小麦化感种质资源的ISSR分析 | 第27-29页 |
·小麦化感物质的分离与鉴定 | 第29-30页 |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 第30-3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1-52页 |
·小麦种质资源化感作用潜力评价 | 第31-34页 |
·小麦品种田间抗草性能比较分析 | 第34-35页 |
·小麦化感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 | 第35-43页 |
·小麦品种化感潜力与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 第40-42页 |
·系统聚类分析 | 第42-43页 |
·小麦化感物质初步分析 | 第43-47页 |
·不同化感潜力小麦GC-MS分析 | 第43-47页 |
·小麦化感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标记 | 第47-52页 |
·ISSR引物筛选与扩增多态位点百分率 | 第47-48页 |
·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和Nei基因多样性指数 | 第48-49页 |
·遗传距离和遗传一致度 | 第49页 |
·基于ISSR标记的化感小麦聚类分析 | 第49-52页 |
4 结论和讨论 | 第52-57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小麦化感种质资源综合评价 | 第52页 |
·小麦化感物质 | 第52页 |
·化感小麦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52-53页 |
·基于ISSR标记的化感小麦聚类分析 | 第53页 |
·讨论 | 第53-57页 |
·关于化感潜力评价反映的多态性 | 第53-55页 |
·关于化感物质的提取与鉴定 | 第55页 |
·关于ISSR标记的多态性与小麦化感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 第55-57页 |
5 展望 | 第57-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