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中小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引言 | 第9-22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的定义、目的和原则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2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预期目标 | 第2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21-22页 |
2 福建省交通格局及道路交通现状分析 | 第22-27页 |
·福建省交通格局及其成因 | 第22-23页 |
·西区 | 第22-23页 |
·中区 | 第23页 |
·东区 | 第23页 |
·福建省道路交通安全现状 | 第23-27页 |
·福建省道路交通事故特点分析 | 第23-25页 |
·福建省中小城市道路交通异同点 | 第25-27页 |
3 路段的交通安全性能评价 | 第27-4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27-30页 |
·传统的事故多发段的确定方法 | 第27-29页 |
·优化的事故多发段的确定方法 | 第29-30页 |
·曲线函数的确定 | 第30-31页 |
·函数参数的选取 | 第31-36页 |
·μ和σ的确定 | 第31-32页 |
·事故影响范围及曲线长度的确定 | 第32-34页 |
·事故严重性指标K的选取 | 第34-36页 |
·事故多发段的确定 | 第36-39页 |
·σ的当量值 | 第36页 |
·事故发生位置分析 | 第36-37页 |
·事故多发段的确定 | 第37-39页 |
·新旧两种方法的比较 | 第39页 |
·实例 | 第39-43页 |
4 路网的交通安全性能评价 | 第43-5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43页 |
·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43-45页 |
·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43页 |
·评价指标的处理 | 第43-45页 |
·路网交通安全的简单评价方法 | 第45-48页 |
·地区的交通安全评价方法 | 第45-46页 |
·路段的交通安全评价方法 | 第46-48页 |
·路网交通安全的综合评价方法 | 第48-53页 |
·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原理 | 第48页 |
·灰色关联分析法的步骤 | 第48-50页 |
·实例 | 第50-53页 |
5 区域道路交通安全评价 | 第53-6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53页 |
·区域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53-56页 |
·影响因素的分析 | 第53-54页 |
·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54-56页 |
·区域道路交通安全的简单评价方法 | 第56页 |
·死亡强度指标 | 第56页 |
·经济损失指标 | 第56页 |
·区域道路交通安全的综合评价方法 | 第56-62页 |
·主成分分析法的原理 | 第57页 |
·主成分分析法的步骤 | 第57-58页 |
·实例 | 第58-62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62-63页 |
·主要结论 | 第62页 |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录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