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1章 导言 | 第12-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生态工业系统,生态工业园的研究 | 第14-15页 |
·加入环境因素的供应链管理研究 | 第15-18页 |
·问题提出 | 第18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9-21页 |
第2章 生态供应链管理相关理论 | 第21-38页 |
·生态供应链的概念 | 第21-22页 |
·生态供应链的组成要素 | 第22-27页 |
·生态采购 | 第22-23页 |
·生态制造 | 第23-24页 |
·生态营销 | 第24页 |
·生态物流 | 第24-25页 |
·生态消费 | 第25-26页 |
·废弃物生态处理 | 第26-27页 |
·生态供应链要素的耦合 | 第27-31页 |
·纵向串联闭合—生态供应链的主链 | 第27-28页 |
·横向共生—生态供应链的次链 | 第28-30页 |
·主链与次链整合—生态供应链 | 第30-31页 |
·实施生态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 | 第31-32页 |
·生态供应链管理下的企业行为 | 第32-38页 |
·生态供应链管理下的企业行为目标 | 第32页 |
·生态供应链管理下的企业行为原则 | 第32-33页 |
·生态供应链管理下的企业经营理念 | 第33-35页 |
·生态供应链管理下企业行为特征 | 第35-38页 |
第3章 生态供应链的形成机理研究 | 第38-57页 |
·生态供应链的形成及发展过程 | 第38-49页 |
·关注效率—治理模式 | 第38-42页 |
·关注环境—生产方式 | 第42-44页 |
·效率与环境兼顾—生态供应链的发展 | 第44-49页 |
·生态供应链的形成原因分析 | 第49-53页 |
·经济利益驱动 | 第49-50页 |
·治理因素 | 第50-51页 |
·资源及环境约束 | 第51页 |
·技术的发展 | 第51-52页 |
·政府管制 | 第52-53页 |
·公众环保意识加强 | 第53页 |
·企业社会责任延伸 | 第53页 |
·生态供应链的稳定性分析 | 第53-57页 |
·生态供应链稳定性定义 | 第54页 |
·生态供应链稳定性表现及影响因素 | 第54-57页 |
第4章 生态供应链组建的稳定性研究 | 第57-76页 |
·基于环境因素的生态供应链组建的稳定性分析 | 第57-70页 |
·环境库兹尼茨曲线 | 第57-59页 |
·自然环境的承受阈分析 | 第59-67页 |
·环境状态对生态供应链组建的稳定性影响 | 第67-70页 |
·基于供应链决策机制的生态供应链组建的稳定性分析 | 第70-76页 |
·问题描述 | 第70-71页 |
·供应链决策博弈模型建立 | 第71-73页 |
·供应链决策博弈分析 | 第73-74页 |
·供应链决策机制对生态供应链组建的稳定性影响 | 第74-76页 |
第5章 生态供应链运作的稳定性研究 | 第76-99页 |
·基于副产品及废弃物互换的生态供应链运作的稳定性分析 | 第76-82页 |
·问题描述 | 第76页 |
·企业合作博弈模型建立 | 第76-77页 |
·企业合作博弈分析 | 第77-81页 |
·副产品及废弃物互换对生态供应链运作的稳定性影响 | 第81-82页 |
·基于利益分配机制的生态供应链运作的稳定性分析 | 第82-99页 |
·利润分配原则 | 第82-83页 |
·利润分配影响因素 | 第83-89页 |
·利润分配模型 | 第89-90页 |
·模型分析及结论 | 第90-99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9-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7页 |
致谢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