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Contents | 第11-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3页 |
·课题来源、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液压机冲裁振动 | 第14页 |
·液压机冲裁减振的意义 | 第14-15页 |
·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 第15-21页 |
·冲裁工艺理论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液压系统动态特性研究 | 第16-17页 |
·液压机冲裁减振方法研究 | 第17-21页 |
·液压机冲裁主动减振技术原理及可行性分析 | 第21-22页 |
·液压机冲裁主动减振技术原理 | 第21页 |
·液压机冲裁主动减振技术的可行性分析 | 第21-22页 |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冲裁工艺及其有限元模拟 | 第23-39页 |
·冲裁工艺原理 | 第23页 |
·冲裁过程塑性变形 | 第23-24页 |
·冲裁加工的特点 | 第24-25页 |
·冲裁变形过程的有限元分析基础 | 第25-29页 |
·基于相似理论的模型分析 | 第26页 |
·DEFORM软件简介 | 第26-28页 |
·断裂问题的处理 | 第28-29页 |
·冲裁过程的有限元模拟 | 第29-38页 |
·有限元模型 | 第29-30页 |
·有限元网格划分 | 第30页 |
·变形过程分析 | 第30-32页 |
·应力应变分析 | 第32-35页 |
·冲裁断裂位置与板料材料的关系 | 第35-36页 |
·冲裁断裂位置与板料厚度的关系 | 第36-37页 |
·冲裁断裂位置与板料间隙的关系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主动减振方案数学模型 | 第39-58页 |
·主动减振原理 | 第39-40页 |
·液压元件数学模型 | 第40-44页 |
·减速阀数学模型 | 第40-42页 |
·调速阀数学模型 | 第42-44页 |
·蓄能器数学模型 | 第44页 |
·冲裁过程的动力学模型 | 第44-45页 |
·液压机冲裁过程数学模型 | 第45-57页 |
·原液压系统的动态模型 | 第45-47页 |
·进口调速阀节流液压系统动态特性 | 第47-49页 |
·进口减速阀旁路节流液压系统动态特性 | 第49-51页 |
·出口减速阀节流液压系统动态特性 | 第51-53页 |
·出口减速阀蓄能器节流液压系统动态特性 | 第53-55页 |
·进口调速阀出口减速阀蓄能器节流液压系统动态特性 | 第55-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四章 液压机冲裁振动仿真 | 第58-77页 |
·液压机机身刚度计算 | 第58-60页 |
·力学模型的简化 | 第58-59页 |
·机身刚度计算分析 | 第59-60页 |
·基于MATLAB/Simulink振动仿真求解 | 第60-65页 |
·MATLAB/Simulink软件介绍 | 第60页 |
·算法及步长选择 | 第60-61页 |
·MATLAB/Simulink仿真系统框图的建立 | 第61-65页 |
·MATLAB/Simulink系统仿真及分析 | 第65-75页 |
·原液压系统仿真 | 第66-68页 |
·进口调速阀节流液压系统仿真 | 第68-69页 |
·进口并联减速阀节流液压系统仿真 | 第69-70页 |
·出口减速阀节流液压系统仿真 | 第70-72页 |
·出口减速阀蓄能器节流液压系统仿真 | 第72-74页 |
·进口调速阀出口减速阀蓄能器节流液压系统仿真 | 第74-75页 |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五章 实验研究及结果分析 | 第77-83页 |
·实验准备 | 第77-79页 |
·实验原理及实验装置 | 第77-78页 |
·实验设备仪器及参数 | 第78-79页 |
·实验准备 | 第79页 |
·原机试验 | 第79-81页 |
·进口并联减速阀实验 | 第81-82页 |
·进口串联调速阀实验 | 第82页 |
·结论 | 第82-8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