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前言 | 第14-23页 |
一、IL-23及IL-23R在IB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第15-18页 |
二、T细胞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锌指蛋白和假基因的生物学功能 | 第18-23页 |
第一章 PCR直接测序法检测白介素23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性 | 第23-37页 |
引言 | 第2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3-30页 |
结果 | 第30-35页 |
结果分析 | 第35-37页 |
第二章 PCR-RFLP法检测PTPN2和10q21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性 | 第37-45页 |
引言 | 第3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7-40页 |
结果 | 第40-41页 |
结果分析 | 第41-45页 |
全文结果总结 | 第45-47页 |
讨论 | 第47-51页 |
全文小结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中英文缩略语词表 | 第58-59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
研究生毕业论文统计学审稿证明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