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薯类作物病虫害论文--马铃薯(土豆)病虫害论文

贵州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前言第7-16页
   ·引言第7-10页
     ·致病疫霉(P.infestans)起源及迁移第7-8页
     ·致病疫霉(P.infestans)的生物学特性第8-10页
     ·致病疫霉的经济学特性第10页
   ·致病疫霉生物学研究进展第10-16页
     ·国外致病疫霉生物学研究进展第10-12页
     ·中国致病疫霉生物学的研究进展第12-16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6-21页
   ·材料第16-17页
     ·试验用培养基第16页
     ·试剂第16-17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17页
   ·试验方法第17-21页
     ·晚疫病标样的采集和致病疫霉的分离第17页
     ·不同碳源对致病疫霉菌丝生长的影响第17页
     ·不同的氨基酸对致病疫霉菌丝生长的影响第17-18页
     ·致病疫霉在不同的pH条件下的生长速度测定第18页
     ·培养基优化筛选试验第18-19页
     ·致病疫霉对甲霜灵抗药性研究第19页
     ·致病疫霉交配型研究第19页
     ·致病疫霉6-磷酸-葡萄糖异构酶(Gpi)测定第19-21页
第三章 结果分析第21-32页
   ·菌株分离及鉴定第21-22页
   ·不同碳源对致病疫霉菌丝生长的影响第22页
   ·不同氨基酸对致病疫霉菌丝生长的影响第22-23页
   ·不同pH值对致病疫霉菌丝生长的影响第23-24页
   ·培养基筛选优化试验第24-27页
   ·致病疫霉对甲霜灵抗药性研究第27-28页
   ·致病疫霉交配型研究第28-29页
   ·致病疫霉同工酶多样性研究第29-32页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第32-36页
   ·致病疫霉的培养基优化试验第32页
   ·贵州部分地区致病疫霉对甲霜灵抗药性测定第32-33页
   ·致病疫霉交配型研究第33-34页
   ·致病疫霉6-磷酸葡萄糖异构酶(Gpi)同工酶的测定第34-35页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35页
   ·本研究的问题与今后打算第35-36页
致谢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39页
附表 致病疫霉菌株基本情况表第39-41页
附录1 图版第41-44页
附录2 项目和文章第44-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温度和Co含量对Cu/Co/Ni合金快淬薄带磁性和磁电阻效应的影响
下一篇:县域旅游发展战略制定的理论探讨与实践--以枣庄市市中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