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25页 |
·中国钾肥效果的演变及目前钾肥效果现状 | 第12-14页 |
·土壤钾转化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第14-20页 |
·土壤粘土矿物类型、含量及电荷密度 | 第14-16页 |
·土壤水分 | 第16页 |
·温度 | 第16-17页 |
·土壤pH | 第17-18页 |
·肥料的施用 | 第18-19页 |
·陪伴离子 | 第19页 |
·其他 | 第19-20页 |
·土壤K素动力学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土壤K转化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动力学模型 | 第21-23页 |
·根系分泌物在养分有效性方面研究进展及对生产的意义 | 第23-25页 |
2 研究背景、内容、技术路线 | 第25-30页 |
·研究背景 | 第25-27页 |
·研究目的 | 第27-28页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8-29页 |
·技术路线 | 第29-30页 |
3 不同水分状况对红壤、黄褐土K形态转化的影响 | 第30-38页 |
·前言 | 第3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0-32页 |
·供试土壤 | 第30-31页 |
·试验方法 | 第31页 |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 第31-32页 |
·结果分析 | 第32-35页 |
·不同水分条件(恒湿)处理对土壤速效K含量的影响 | 第32页 |
·干湿交替对土壤速效K的影响 | 第32-35页 |
·不同水分状况对土壤固K量的影响 | 第35页 |
·讨论 | 第35-37页 |
·土壤粘土矿物类型对土壤固定K的影响 | 第35-36页 |
·土壤水分对土壤固定K的影响 | 第36页 |
·外源钾对土壤固定K的影响 | 第36-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4 低分子量有机酸对红壤、黄褐土各形态K的影响 | 第38-47页 |
·前言 | 第38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8-40页 |
·供试土壤 | 第38页 |
·供试有机酸 | 第38-39页 |
·试验方法 | 第39-40页 |
·测定项目与测定方法 | 第40页 |
·结果分析 | 第40-45页 |
·不同浓度的有机酸对土壤水溶性钾的影响 | 第40-41页 |
·不同浓度的有机酸对土壤速效钾的影响 | 第41-42页 |
·有机酸对土壤交换性钾向水溶性钾转化速率的影响 | 第42页 |
·有机酸对土壤酸溶性钾的影响 | 第42-43页 |
·有机酸影响下土壤水溶性钾的含量变化 | 第43-45页 |
·讨论 | 第45-46页 |
·土壤类型与有机酸对土壤水溶性钾影响的关系 | 第45页 |
·外源钾与有机酸对速效钾影响的关系 | 第45页 |
·有机酸浓度对土壤酸溶性钾的影响机理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5 低分子量有机酸影响下红壤、黄褐土K~+吸附、释放动力学的研究 | 第47-68页 |
·前言 | 第4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7-51页 |
·供试土壤 | 第47页 |
·供试有机酸 | 第47页 |
·试验方法及动力学实验装置 | 第47-49页 |
·数据处理及数学模拟 | 第49-51页 |
·结果分析 | 第51-65页 |
·土壤钾素的释放动力学研究 | 第51-60页 |
·土壤对外源钾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60-65页 |
·讨论 | 第65-66页 |
·有机酸对土壤钾素释放影响的机理 | 第65页 |
·有机酸对土壤钾素吸附影响的机理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8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总结 | 第68-69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81页 |
附录 | 第81-82页 |
致谢 | 第82页 |